聯排聯調,是對城區內所有的水系要素庫、湖、河、閘、站、網、廠等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調度,實現“多水合一,網廠河一體化”的治水機制。這是福州市委、市政府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創新舉措,是福州市構建水系智慧管理與數字應用深度融合的一個探索實踐。2017年3月,福州市成立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整合市城鄉建設局等3個部門5家事業單位的管水權限,由聯排聯調中心統籌調度全城上千個庫、湖、池、河、閘、站,負責汛時城區排水防澇和非汛時內河水多水動工作,實現市區“多水合一,廠網河一體化”管理。
為實現水系智慧化管理,聯排聯調中心持續推進智慧平臺開發,通過打造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構建水系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監管平臺,打造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管水體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
監測預警系統打造“眼”,實現城市水系全要素、實時感知。建設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包含雨量監測點85個、內河(庫湖)水動力水質監測點390個、路面積水監測點750個、管網監測點1604個。建設監測預警系統,集成多元素、全覆蓋的監測單元,利用NB-IoT(窄帶物聯網)、5G、大數據等技術打造城區排水防澇的“眼”。精準發現問題,實現智能預警,創新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利用AR(增強現實)技術對全市107條內河開展巡河工作,實時回傳巡河畫面,動態掌握現場情況。
預測預報與調度決策打造“腦”,實現科學情勢研判、精準決策支持。數據與機理模型耦合,打造高精度、高效率城市排水防澇模型,建設集成包括降雨預報、水文模型、水動力學模型、水質模型等在內的智慧調度模型集,形成區域內涵蓋庫、湖、河、管網、積水在內的排水系統預測預報體系。建設預測預報系統,基于氣象局發布的網格預報成果驅動模型運算,實現對城市河道水情、內澇積水的預測預報與實時風險研判。建設調度決策系統,基于調度預案實現雨前(預測預報、預排預泄)、雨中(錯峰調蓄、聯合調度)、雨后(恢復引水、水多水動)水利工程群的有序調度。
指揮控制與自動化控制打造“手”,實現人、車、物、工程高效聯動響應。打造實時指揮控制體系,構建集成人員、車輛、物資和事件等信息的指揮控制“一張圖”,實現實時指揮情景下各項信息的全方位掌握。應急響應時,以黨員突擊隊為先鋒,值守點、易澇點等責任人及時到崗到位簽到并開始值班巡檢,同時做好應急車輛調度協同作戰。對城區水閘和泵站進行自動化改造,搭建遠程監測與控制平臺。集成視頻、水位、水質、閘泵等監測站實時掌控現場水情,根據預案向二級調度中心下達調度指令,實現“一條指令、群閘聯動”。
福州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兼福州市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麒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