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安慶市城東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在長江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其污水處理資產30年經營權。3月28日,重慶市合川區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4月1日,福建省長樂市自來水公司在福建省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49%股權。
水務公司產權轉讓項目頻頻現身,這使其成為各地產權交易所非常活躍的“板塊”。實際上,在水務市場放開后,水務行業以其經營的壟斷性、現金流的穩定、相對較低的投資風險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資金投身其中。一方面,外資水務巨頭、民營資本紛紛進場“跑買圈地”;同時,更多國有企業選擇出讓旗下水務公司股權,或“急流勇退”,或引入更有實力的投資者,這打破了長期以來國有獨資壟斷經營的局面,水務行業在投資和經營主體的多元化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水務行業資源整合有望提速。
精干主業 國資退出
由于我國的水務行業過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由國企所壟斷,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補貼。傳統型的國企,因為缺乏市場化的競爭,區域分割造成的水務企業規模偏小,人員冗余大,管網設備老化,管理能力的不足等原因,使全國多數水廠處于虧損狀態。根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2008年2月,在全國1744家供水企業中,有921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面過半,全行業累計虧損近2.7億元,資金利潤率為-2.47%。同時從節省國家財政支出以及提高水務企業的經營效率的角度考慮,也要求改變水務行業投資主體單一的問題。
隨著水務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很多國有企業選擇了退出或者出讓部分股權以引入投資者。在市場化面前,重慶國能投資有限公司選擇了退出,以專注于主業。
據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公告,重慶國能投資有限公司此次與重慶市民安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欲聯合出讓重慶市合川區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全部股權,掛牌價格為4253.14萬元。
資料顯示,合川區自來水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生產、供給、管理生活用水;水處理技術開發及其設備銷售;水資源開發及相關技術咨詢;水處理工程的規劃、設計、安裝等。公司現有職工242人。重慶國能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98.9%的股權,重慶市民安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持有1.1%。其中,國能投資是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可再生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水務、燃氣等能源、資源項目開發與經營。民安公司為其控股子公司。
截至2007年6月30日,合川區自來水公司凈資產評估值為4253.14萬元,其中國能投資所持98.9%股權對應評估值為4206.36萬元,民安公司所持股權對應評估值為46.78萬元。另據合川區自來水公司2007年度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去年主營業務收入1316.83萬元,凈利潤297.72萬元。 此次產權轉讓的掛牌價格與凈資產評估值相同。但掛牌價中未包括合川自來水公司欠國能投資的8415110.60元債務。受讓方須代合川自來水公司償還該部分債務。
另外,資產評估基準日2007年6月30日至資產交割日的損益應按股權比例由轉讓方承擔。
重慶產交所負責該項目的朱經理表示,合川區自來水公司大股東國能投資希望通過出讓非主業資產,盤活資產,精干主業,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同時,通過公開轉讓吸引專業化的投資者,從而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及人才。
引入戰略投資者
福建省產權交易所掛牌信息顯示,福建省長樂市自來水公司擬以15,150萬元轉讓其49%的產權。長樂市自來水公司擬通過此次產權轉讓,設立委托方占51%、受讓方占49%股權的有限責任公司(或中外合資公司),以承繼長樂市自來水公司相關權利和義務,并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獲得在長樂市行政區劃內從事自來水生產、銷售等業務的特許經營權,為期三十年。
公告顯示,長樂市自來水公司成立于1978年,為廠網合一的國有獨資企業,現有一、二水廠兩座及長樂東區供水在建工程,日供水能力為11.5萬噸。擁有DN100以上供水管道約180公里,供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30多萬。福建產交所黃經理表示,長樂市自來水公司目前承擔著整個長樂市的城市自來水供給。根據評估,截至2007年6月30日,長樂市自來水公司全部所有者權益價值的評估值為22,017.97萬元。轉讓標的對應的評估值為10788.81萬元,掛牌價格溢價40%。
轉讓方表示,在該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后,在招商文件規定的期限內須由股東按出資比例向有限責任公司增資1.6億元。增資款項將主要用于新建長樂市東區水廠。投資者按照49%股權比例對應增資款項必須與產權轉讓款項一并支付。
記者發現,在水務行業類似的轉讓49%或50%產權的案例層出不窮。例如,2002年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以約20億元的價格向國際水務巨頭法國威立雅水務集團出讓了其50%股權。2007年1月29日,威立雅水務集團與蘭州供水集團簽約,以17.1億元獲得蘭州供水45%股權。2007年8月18日,中法水務以8.95億元的投標價格競標揚州自來水公司49%股權。2007年9月27日,威立雅水務集團以21.8億元獲得天津市北自來水公司49%股權。與長樂市自來水公司產權轉讓方案相似,這些項目在股權轉讓完成后,都是設立一家由轉讓方和投資方共同持股的合資經營企業,再由相關政府或其授權機構授予合營公司特許經營權。分析師指出,國有企業通過出讓部分產權換取投資,主要是希望引入經營管理能力更高,項目運作經驗豐富的戰略投資者,盤活資產,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
新運營模式應運而生
此次安慶市城東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掛牌轉讓其污水處理資產30年的經營權就屬于TOT方式。即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將建設好的項目的一定期限內的產權和經營權有償轉讓給投資者,由其進行經營管理;投資者在一個約定的時間內通過經營收回全部投資和得到合理的回報,并在合約期滿后,再交回給政府部門或原單位的一種融資方式,它是BOT方式新發展。
掛牌信息顯示,安慶市城東污水處理項目位于安慶市城東魏家嘴,占地面積約240.6畝,設計規模24萬立方米/天,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12萬立方米/天,批復概算總投資16319萬元。本次轉讓標的是指該一期工程,該工程已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投入運行。截至2007年10月31日,轉讓標的對應的資產評估值為17886.38萬元。
根據公告所提供的方案,在經營權掛牌成交后20個工作日內,由競買方在安慶市以現金方式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負責經營權的運作,該公司注冊資本應不少于3000萬元或等值外幣。安慶市城東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將與受讓方簽訂相關經營權的轉讓合同,并授予項目公司經營權。項目公司在取得經營權后,依法與安慶市建設委員會與項目公司簽訂《安慶市城東污水處理特許經營協議》,授予項目公司城市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城市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期限同經營權期限,為三十年。轉讓方指出,本次轉讓的污水處理項目特許經營權限僅限于安慶市政府提供的需處理的污水。
轉讓方要求,在特許經營權協議有效期內,項目公司應根據《安慶市城東污水處理特許經營協議》的規定,自行承擔費用(包括稅費)和風險,管理、運營和維護污水處理設施。同時,項目公司在經營權期內的各種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應將實施方案報轉讓方,經市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同意后方可實施。特許經營權到期后,經營權自然終止,雙方成立資產移交工作小組負責資產的移交,項目公司負責將正常運營狀態下的城東污水處理的相關資產全部無償移交給轉讓方。
轉讓方表示,項目公司在運營中將按0.80元/立方米的污水處理服務費單價收取污水處理服務費,污水處理服務費單價除按有關規定外不得隨意調整。在運營期內,由安慶市財政局每月向項目公司支付污水處理服務費,以保證其穩定的收益來源。
長江產交所負責該項目的李經理表示,城東污水處理項目采用了國內外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處理設備,轉讓方主要是考慮通過特許經營引入專業化的污水處理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公司在技能工藝、項目運作經驗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優勢,為安慶市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安慶市的水處理能力,減少污染排放,改善環境質量。同時,也利用TOT方式在項目融資上的優勢,回收轉讓方的資金投入,實現以較少的投入,獲得更高的社會效益。
資源整合步伐加快
分析師指出,隨著水務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以BOT和TOT特許經營方式為主的新運營方式不斷涌現,以外資、國企和民營企業等社會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已經日漸成熟。水務行業在未來幾年內的并購、重組將進一步加速,有利于行業資源的整合。
目前我國水務企業規模小而且分散,地區割據狀況嚴重。根據研究報告,目前,我國共有城市669個,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自來水公司,全國共有水廠3000多個,各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能力普遍較小,所占份額以當地所需水量為限。目前,我國最大的自來水企業市場分額不足3%。規模不足已成為產業發展的制約。
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過去我國水務行業的經營方式是由國有獨資壟斷經營,因而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差。同時,長期以來水務行業在我國被視為福利事業,供水企業的盈利狀態不佳。在水價以“平均成本+合理收益”的定價模式下,擁有較高管理水平的公司由于節約成本要比一般公司獲得超額收益,從而提高業務的毛利率。隨著市場化改革,水務行業逐步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而很多國有企業希望通過轉讓產權、經營權的方式吸引管理水平高、資金實力雄厚的外資、民營資本進入,以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所以轉讓方在選擇受讓者時,特別注重其資歷水平和管理能力。
依據行業吸引力和技術關聯度向產業鏈縱向延伸,以及水務一體化成為目前國內大型水務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向。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行業內以國企、外資、民營資本為代表的投資主體之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亂世出英雄”,那些資本實力雄厚、運營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