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說過每天要喝8杯水,這個說法來自哪里?是不是科學?夏天到了,每天到底要喝多少水呢?記住三大影響因素,一是體重,二是溫度,三是運動量。
多喝水,因為人就是水做的!
隨著年齡增加,人體水的含量逐漸減少,所以老年人更應該注意補水。
這是美國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現在叫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專家組在2005年按不同人群推薦的每天飲水量。
美國醫學研究院定期組織專家組(有一套非常嚴謹的“選才”系統旨在避免Conflict Interest利益沖突)對重大健康問題做文獻梳理,發布報告。我有幸參加2012年這份“青少年體適能和健康測量指標”報告的撰寫。
三大決定飲水量的因素:體重、溫度和運動量。
簡單計算: 體重(公斤)÷ 30 = 需要水 (升),例如,60公斤體重人 ÷ 30 = 2 升 = 2000 毫升 = 4 瓶 500 毫升的瓶裝水。
如果天熱戶外運動,每半小時應該另外加350毫升水!
人其實對自己身體重要組成部分“水”的調節和保護有一套精準和快速反應系統(例如,一個腎就足以完成任務,但還是多備一個以防萬一)。
“渴死了!”相信很多人還記得當年在自來水龍頭下暢飲的爽!
尿的顏色到“4”就該補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