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從工信部獲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通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6個城市獲得身份“新名片”,晉升為第一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作為“新城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基礎設施建設與智能網聯汽車“攜手同行”發展駛入快車道。

攻克“城市病” 智慧城市覆蓋生活百面
21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快馬加鞭,取得顯著成效。隨著進入城市安居樂業的人口基數不斷擴大,城市出現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等不良反應如也日漸凸顯。“城市病”的出現對城市建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智慧城市建設應運而生。
相比于國外,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起步較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發展和地域上的不平衡。但自2008年興起,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加碼,不少城市開始智慧城市建設的摸索,在探索智慧城市建設中走出一條屬于適合城市發展之路。2013年,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已達193個。一開局,就“走花路”,由此來看,智慧城市建設不僅是發展需要,更是大勢所趨。
目前,我國開展的智慧城市試點城市超過600個,智慧城市建設逐漸覆蓋政務、民生、城市運營等場景,衛星導航、物聯網、無人駕駛、工業機器人特色應用也紛紛出力,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就業、智慧旅游等應用開始全面覆蓋城市,現代的智慧城市,已經延伸至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各地為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健康有序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提出未來實施的城市更新活動,不僅要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基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鼓勵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當下,多地緊跟國家發展潮流,響應國家號召,圍繞城市基礎設施和車聯網建設開展工作,為智慧城市發展開辟了新賽道。
各大城市軟硬實力比拼,角逐萬億級市場
今年初,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首度圈定”新基建”范圍,智慧城市建設成為眾多技術落地的最大場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不僅能加速構建智慧城市生態,更對解決大眾出行交通、城市智慧安全管理以及治理城市病發揮重大作用,是各地政府關注民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投入方向。此次被提名的第一批試點城市也紛紛暗自發力,角逐萬億級市場。以下我們列舉了3大城市目前在智慧城市基礎建設與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的一些舉措及成果,供大家參考。
廣州:全域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在各區陸續開展
4月28日,在廣州自動駕駛公司發布會現場,小馬智行全面升級其自動駕駛出行Robotaxi服務PonyPilot+,南沙區“先行先試”,已獲準在南沙開啟全域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在自動駕駛時,小馬智行不管在高速公路還是十字路口都很好地應對周圍車輛和人流。采用動態尋路算法,實現無人車的路徑規劃、決策優化、精準控制,實時、準確地判斷周圍車輛的行駛路徑,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長沙:致力更多車種的智能化改造
坐上智慧公交“一路開掛”不擁擠,“別人有的我也有”,長沙市自動駕駛也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送餐小伙伴——5G無人配送車在長沙科技新城工業園上崗,為點餐的“同事們”發送短信提醒,實現疫情期間的無接觸取餐;一臺小綠車的出現,引起了一大群環衛工人的熱烈討論。自動駕駛的各種交通工具;無人駕駛挖掘機進行遠程操控,加入挖掘山體活動等。車輛網的具體落地,打造長沙智慧發展新局面。在未來,長沙仍將不斷優化智能體系,致力更多車種的智能化改造,讓自動駕駛技術更好的惠及人們生活,提高生活品質。
無錫:首個車聯網特色小鎮與多家車企戰略合作
無錫市政府在江蘇第七次全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推進會中,宣布無錫南山車聯網小鎮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類特色小鎮成功入選。作為全國首個“車聯網”產業特色小鎮,2019年下半年啟動建設,分三期規劃建設,計劃于2021年底投入運營,目前已與博世、新日、開沃等60余家車聯網重點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總結:
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網聯汽車攜手入局,為國家智慧城市建設開辟了新賽道。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緊抓時代發展機遇,依托較早入局的優勢,在核心技術的加持下,將產品落實到實際場景中。
長遠來看,智慧城市發展仍未成定局。但可以肯定的是,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全國發展潮流,其他在觀望中的城市也必定將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設的賽道中,共同描繪完整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