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江蘇省泰興市污水處理廠“2+5”(新增2萬噸工業污水、5萬噸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擴容工程——城市生活污水預處理土建項目竣工,整個擴容工程總投資1.2億元,可望于明年下半年運行。這是泰興收回污水處理廠外方經營權后實施的二次擴容改造。
泰興污水處理廠始建于1992年,日處理污水能力3萬噸,主要為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配套服務。2005年9月,泰興市政府將污水處理廠20年的經營權轉讓給一外資企業,外方在保證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工業污水達標排放的同時,帶資鋪設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一并處理城市生活污水。
“這在當時似乎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但經營權轉讓以后,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最高目標,不重視工藝革新,偷工減料現象時有發生,導致工業污水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在2006年省環保部門3次突擊抽檢中,污水排放均不達標。”泰興經濟開發區紀工委書記朱建元告訴記者,“后來經過半年的整頓、改造,政府投入近600萬元,污水處理廠治污設施才恢復正常。”
2007年7月,泰興市政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依法收回污水處理廠經營權,將治污達標由“企業行為”上升到“政府行為”。
朱建元說,政府收回污水處理廠經營權后,紀檢監察部門深度介入,監督企業穩定達標排放,一旦出現偷排偷放、偷工減料等失職、瀆職行為,堅持“查事與查人”相結合,從嚴追究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責任。朱建元本人就是此前從泰興市紀委下派的。
“更重要的是,政府不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而是從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加大了對污水處理方面的投入。”朱建元介紹,當年,泰興污水處理廠就投入4600多萬元,實施“1+2”(新增1萬噸工業污水、2萬噸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擴容工程,并引進了國際上最先進的生物膜處理技術。
今年以來,在省環保部門組織的3次突擊檢查中,經過處理過的工業污水COD、氰化物、苯胺類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好于國家標準。
與此同時,由政府主導的城市生活污水管網收集工程也在加緊推進。其中泰興城市南片污水管網收集工程總投入1.5億元,鋪設污水收集管網90公里,今年上半年可望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