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提升保障能力,建設智慧平臺
據了解,威縣農村供水合同節水管理模式,由威縣水務局主導,該項目由節水服務企業投資2851.63萬元,建設完成“威縣農村供水智慧水務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縣域內農村供水管理智能信息化全覆蓋。
管理平臺主要包括1個智能數字化農村集中供水監控中心,31套供水站測控控制設備,536套村級遠傳計量閥控裝置以及平臺軟件系統。平臺運用當前先進的云服務、物聯網、智能預付費等技術,實現了農村供水信息化管理全覆蓋,并且平臺含有精準查找偷漏水發生地技術,主動查找偷漏水點,可及時通知維修隊伍封堵、維修,避免了水資源浪費,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費收繳率,全面提升了農村供水管理水平。
圍繞精準服務,實施科學調度
威縣農村供水努力打造運行維護體系建設,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實施集中統一管理的專業化管護,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精準服務,科學管理調度。
線上依托運行調度系統,集云存儲、遠程測控、壓力自適應、模擬仿真技術于一體,實現了水站工藝圖模擬展示、數據采集存儲、系統預警報警、終端設備控制(包括開、停機和參數調整等)、終端運行計劃調整等功能,并實現了水泵在線自診斷。線下方面,2020年3月,威縣水務局統籌整合城鄉供水公司、鄉鎮水利站等人員,組建了專業化管護機構威縣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管理站,負責全縣的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工作,提高工程運行維護能力;制定完善了工程運行管理制度,健全了供水應急預案,組建維修搶險隊伍,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儲備飲水安全工程常用搶修物資,確保在應急突發情況下及時完成搶修。
經過一年運行,線上、線下的精準服務,維修效率得到提高,維修成本減低,同時節約了水資源,節能降耗明顯,耗電量由2019年的571.7萬度降至2020年的500.5萬度。
圍繞提高水費收繳率,開發預繳費系統
預繳費管理系統集自動抄表、預警、閥控、遠傳為一體,實現先繳費、后用水的功能。系統運行后,智能水表自動上傳水表數據,系統自動扣費并生成水費賬單推送給用戶,既方便了用戶也減少了抄表員的工作量及抄表誤差。用水戶通過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查看用水信息,及時繳納水費,避免因欠費造成停水。村級用水實行“預警提示、限制關閥控制、關閥控制”三級控制,在充分展現人性化管理的同時,規范了繳費管控,提高了水費收繳率。
預繳費不僅提高了水費收繳率,還通過收取水費,減少水資源浪費,運用經濟杠桿促使群眾節約用水,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節水意識,節水效果明顯。2020年供水量由2019年的693.42萬噸降為554.75萬噸,供水量降低20%;水費收繳由896.14萬元提高到998.57萬元,效益提升11.43%,實現了100%的水費收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