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
????A.以石油、化工、鋼鐵、電力、交通運輸、國防安全、環保、輕工、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為依托,致力于新一代主控制系統及其綜合自動化開發和產業化,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和以工業計算機為基礎的開放式控制系統等;2010年要滿足50%的大型系統,2020年要能滿足85%的大型系統。
????B.先進控制、優化軟件開發與產業化技術,主要包括先進控制技術、過程優化技術、實時監控軟件平臺、信息集成軟件平臺、系統集成技術等;2010年要具有“交鑰匙”自控系統30%的能力,到2020年,50%的工程項目做到“交鑰匙”。
????C.智能儀表、采用現場總線技術的檢測儀表、執行器與變送器、成套專用控制裝置和成套專用優化系統的開發與產業化;2010年取代現在進口產品70%,2020年達到85%。
???2、科學儀器
????2010年老產品要更新換代,替代進口產品50%,到2020年達到替代進口產品75%。重點圍繞生命科學、農業和食品、材料科學、環境與能源等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學科和領域的需求,加強引進消化、自主研究、開發和產業化。
????A.?量大面廣的通用儀器
重點解決色譜、光譜、質譜、電化學等各類通用儀器的穩定和可靠性,開發高靈敏檢測器和高精度傳感器,進一步提高儀器的技術水平和設計制造能力。
????B.特定領域的專用儀器
農產品品質和食品營養成分檢測、農藥及殘留量檢測、土壤速測等農業和食品專用儀器;海洋儀器;大氣、水質和固體廢棄物傳染監測和預警用成套環境專用儀器,各種災害監測儀器;生命科學用分離分析儀器及面向醫療單位包括中小醫院的各種生化分析儀器;計量儀器;航天儀器等。
????C.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特色的新型儀器
重點發展各種微分儀器、智能儀器、聯用儀器、虛擬儀器、成像儀器及相關技術和部件。
????D.科學儀器軟件和支撐系統
著重發展各種科學儀器應用軟件、標準化數據處理軟件、提供使用可靠、擴展性強的通用型科學儀器開發平臺和儀器測控數據系統以及支撐系統。
???3、醫療儀器
????2010年替代進口醫療儀器50%,到2020年滿足70%的品種。
????A.開發研制醫用光學儀器,包括內窺鏡、眼科光學儀器、手術顯微鏡等。
????B.數字成像、高檔黑白超、彩超、彩超換能器為研發關鍵技術的超聲醫用儀器。
????C.研究開發X線圖像處理系統,開放式超導型核磁共振系統等大型醫療儀器,臨床信息系統。
????D.研究開發高能智能化腫瘤治療大型儀器系統,包括數字化控制系統、高能管技術、放療模擬定位機改造,以及多光闌系統等關鍵技術。
???4、電測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
????A.精密數字電表、自動測試技術與系統集成技術,網絡化技術2010生產線關鍵工序配備自動化監測儀器,在線檢測和故障診斷系統,滿足20%的企業建立整機自動化檢測系統,2020年,50%的企業建立整機自動化測試系統,實現在線自動檢測,發展微機智能檢測。
????B.通信、計算機、網絡測量技術、集成電路測量儀器及自動測試系統;
????C.微波,毫米波測量儀器及測試系統;
????D.數字電視、廣播、多媒體測試技術、測量儀器及測試系統;
????E.航天航空自動測試系統及設備;
????F.可大量出口聽電測儀器儀表;如電度表、數字萬用表等。
???5、計量測試儀器
????計量測試儀器是保證設備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創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國計量測試儀器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國際上新的基于高新技術的基準標準不斷出現。加入WTO后,我國的計量水平與國際水平的一致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必須使我國的計量能力保持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水平。因此,開展重要的計量基準的研究也是振興裝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A.先進機械制造中、微電子制造業中的幾何量在線計量儀器,包括:視覺傳感器和其它在線測量傳感器;光電式數字化無導軌在線三坐標測量機;大尺寸三維空間坐標現場校準;
????B.遠程計量校準,包括:在線測量儀器動態校準和量值溯源等。主要計量基準研究,溫度量子標準器件研制,電流基準器件研制(SET),阿佛加德羅常數測定質量基準實現研究。
???6、傳感器、元器件、制造工藝及儀表材料
????A.用于現場總線及智能化儀表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等新型傳感器;用于環保等領域的多功能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智能傳感器;航天航空領域需求的微型化傳感器等;
????B.元器件:特殊彈性元件;計數器;儀表專用電路(ASIC)和厚膜電路;測控模塊、模插件;測量系統的插件機箱;
????C.儀表材料重點研究開發薄膜化、小型化、纖維化、粉體化、復合化、多功能化、材料一元件一體化、智能化等各種新材料;納米材料;功能陶瓷材料。
???7、加強儀器儀表基礎技術
????A.新工藝,如MEMS制造工藝;
????B.提高穩定性和可靠性的共性技術;
????C.系統集成應用軟件;
????D.測量控制網絡化應用技術。
????A.以石油、化工、鋼鐵、電力、交通運輸、國防安全、環保、輕工、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為依托,致力于新一代主控制系統及其綜合自動化開發和產業化,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和以工業計算機為基礎的開放式控制系統等;2010年要滿足50%的大型系統,2020年要能滿足85%的大型系統。
????B.先進控制、優化軟件開發與產業化技術,主要包括先進控制技術、過程優化技術、實時監控軟件平臺、信息集成軟件平臺、系統集成技術等;2010年要具有“交鑰匙”自控系統30%的能力,到2020年,50%的工程項目做到“交鑰匙”。
????C.智能儀表、采用現場總線技術的檢測儀表、執行器與變送器、成套專用控制裝置和成套專用優化系統的開發與產業化;2010年取代現在進口產品70%,2020年達到85%。
???2、科學儀器
????2010年老產品要更新換代,替代進口產品50%,到2020年達到替代進口產品75%。重點圍繞生命科學、農業和食品、材料科學、環境與能源等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學科和領域的需求,加強引進消化、自主研究、開發和產業化。
????A.?量大面廣的通用儀器
重點解決色譜、光譜、質譜、電化學等各類通用儀器的穩定和可靠性,開發高靈敏檢測器和高精度傳感器,進一步提高儀器的技術水平和設計制造能力。
????B.特定領域的專用儀器
農產品品質和食品營養成分檢測、農藥及殘留量檢測、土壤速測等農業和食品專用儀器;海洋儀器;大氣、水質和固體廢棄物傳染監測和預警用成套環境專用儀器,各種災害監測儀器;生命科學用分離分析儀器及面向醫療單位包括中小醫院的各種生化分析儀器;計量儀器;航天儀器等。
????C.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特色的新型儀器
重點發展各種微分儀器、智能儀器、聯用儀器、虛擬儀器、成像儀器及相關技術和部件。
????D.科學儀器軟件和支撐系統
著重發展各種科學儀器應用軟件、標準化數據處理軟件、提供使用可靠、擴展性強的通用型科學儀器開發平臺和儀器測控數據系統以及支撐系統。
???3、醫療儀器
????2010年替代進口醫療儀器50%,到2020年滿足70%的品種。
????A.開發研制醫用光學儀器,包括內窺鏡、眼科光學儀器、手術顯微鏡等。
????B.數字成像、高檔黑白超、彩超、彩超換能器為研發關鍵技術的超聲醫用儀器。
????C.研究開發X線圖像處理系統,開放式超導型核磁共振系統等大型醫療儀器,臨床信息系統。
????D.研究開發高能智能化腫瘤治療大型儀器系統,包括數字化控制系統、高能管技術、放療模擬定位機改造,以及多光闌系統等關鍵技術。
???4、電測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
????A.精密數字電表、自動測試技術與系統集成技術,網絡化技術2010生產線關鍵工序配備自動化監測儀器,在線檢測和故障診斷系統,滿足20%的企業建立整機自動化檢測系統,2020年,50%的企業建立整機自動化測試系統,實現在線自動檢測,發展微機智能檢測。
????B.通信、計算機、網絡測量技術、集成電路測量儀器及自動測試系統;
????C.微波,毫米波測量儀器及測試系統;
????D.數字電視、廣播、多媒體測試技術、測量儀器及測試系統;
????E.航天航空自動測試系統及設備;
????F.可大量出口聽電測儀器儀表;如電度表、數字萬用表等。
???5、計量測試儀器
????計量測試儀器是保證設備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創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國計量測試儀器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國際上新的基于高新技術的基準標準不斷出現。加入WTO后,我國的計量水平與國際水平的一致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必須使我國的計量能力保持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水平。因此,開展重要的計量基準的研究也是振興裝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A.先進機械制造中、微電子制造業中的幾何量在線計量儀器,包括:視覺傳感器和其它在線測量傳感器;光電式數字化無導軌在線三坐標測量機;大尺寸三維空間坐標現場校準;
????B.遠程計量校準,包括:在線測量儀器動態校準和量值溯源等。主要計量基準研究,溫度量子標準器件研制,電流基準器件研制(SET),阿佛加德羅常數測定質量基準實現研究。
???6、傳感器、元器件、制造工藝及儀表材料
????A.用于現場總線及智能化儀表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等新型傳感器;用于環保等領域的多功能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智能傳感器;航天航空領域需求的微型化傳感器等;
????B.元器件:特殊彈性元件;計數器;儀表專用電路(ASIC)和厚膜電路;測控模塊、模插件;測量系統的插件機箱;
????C.儀表材料重點研究開發薄膜化、小型化、纖維化、粉體化、復合化、多功能化、材料一元件一體化、智能化等各種新材料;納米材料;功能陶瓷材料。
???7、加強儀器儀表基礎技術
????A.新工藝,如MEMS制造工藝;
????B.提高穩定性和可靠性的共性技術;
????C.系統集成應用軟件;
????D.測量控制網絡化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