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三峽集團和南水北調集團——水務行業最有羈絆的巨頭。
三峽集團乘著“長江大保護”的東風,“朋友圈”不斷擴大。南水北調集團在政策加持之下,必然會集結一大幫好朋友。
那么這樣的巨頭羈絆對于智慧水務行業的影響是什么呢?
每個行業都可能擁有相愛相殺的巨頭,可樂領域的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體育用品行業的耐克和阿迪,那么最有可能產生羈絆的水務巨頭是哪兩個呢?
2020年9月,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以注冊資本1500億人民幣完成企業工商登記。同年10月,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這正式標志著中國環境行業第二個千億級央企的誕生。
早在2018年,一項名為《關于支持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的指導意見》的決議就讓中國三峽集團正式殺入環保領域,成為第一個千億級環保央企。此時三峽集團市值超過6000億。
這兩個千億央企有何特別之處?
三峽集團和南水北調集團原本是水利部南水北調辦和三峽辦在改革中分拆出來的,雖然政企分離,但是政策不分離。也正因為這種不分離,三峽集團和南水北調集團可以突破原本國內水務企業地域性的局限。
長江大保護覆蓋沿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南水北調四橫三縱輻射東中西三線,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多個區域,成為打破地域界限的環保巨頭。
對水務企業的影響
以三峽集團為例,從進入環保行業開始,三峽集團的“朋友圈”就不斷擴大,三峽集團不斷踐行“資本+”商業模式,以投資持股的方式聯動全國性業務平臺、區域性地方平臺、專業技術型企業等三類企業。2019年以來,三峽集團已先后買入12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股權,包括A股11家及H股的1家,算是之前參股的8家,三峽系布局的A股及H股公司已達20家之多。
對于智慧水務的影響
這對水務企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行業投資融資熱情高漲帶動整體市場看好,國家政策落實所帶來的項目紅利……當然如果能夠趁機加入到巨頭的朋友圈中,那就更好了。
2020年后,南水北調集團正式歸由國資委管理,它的朋友圈也是可以預見的龐大,這無形之中又拉升了市場的門檻,也讓水務企業多了一條交朋友的渠道。
除了三峽集團、南水北調集團,環境產業行業就像個戲臺子,央企、建筑企業、房地產公司、物業公司、地方國資等“你方唱罷我登場”。
環境產業體量很大,環境產業門檻也很低。但是環境產業不是投資型產業,也不是基建型產業,它歸根結底是一個“技術服務型”產業,其核心是“運營”,要把污染治理好,實現環境的改善,而不是“一錘子買賣”。因此,無論是誰邀請加入其中,只有足夠“硬核”,才能夠立足與發展。這里的硬核是指技術核心、核心產品和核心服務能力。
所以說,智慧水務企業就是這個水務行業的“硬核”所在。它不僅能夠為行業賦能,而且能夠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將劣幣拒之門外。
如今的環保產業已經走向了結果導向,環境治理最終還是要解決問題,而這種結果導向,才是(對)智慧水務最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