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德州市陵城區臨齊街道劉大友村,90歲的劉長澤正從水龍頭接水做飯。“俺年紀大干不了活,現在政府給裝上了自來水,既方便又干凈。”劉長澤說。
為保證所有貧困戶全部喝上安全水、放心水,陵城區在目前農村飲水安全的基礎上,實施農村飲水安全精準扶貧,解決陵城區區域內所有飲水不安全貧困戶,全部銷號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和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共解決了1629戶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全區48.6萬農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樣喝上了安全衛生的“黃河水”,實現了城鄉“同源、同網、同質”的不間斷供水。

在陵城區自來水公司中心控制室,工作人員正通過智慧信息管理系統,對徽王莊鎮的水質、水壓、水量信息進行查看。“依托智慧信息技術,咱們全區城鄉供水裝上了‘千里眼’、‘探照燈’,1100多個監測點的信息隨時能查看。”陵城區自來水公司信息科科長李靜海說。

陵城區全面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以丁東水庫為水源,陸續投資4億多元,利用陵城區自來水廠做管網延伸,在全區打通供水“主動脈”,讓黃河水流淌到全區每一個鄉鎮、每一處村莊、每一家用戶,讓農民享受和城市同質同價的供水服務。
同時,陵城區投資300萬元,建立了智慧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1100余處監測點進行監控,實時在線監測水壓、管網和末梢水的水質、水壓等信息,每個數據按照時間連成一條動態曲線,一旦發生異常,監測點就會立即報警。通過智慧信息管理,陵城區實現了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全流程實時在線監控,確保供水全流程留痕。

提高水質檢測能力,是確保供水安全的前提。陵城區投資1682萬元,建立了縣級106項全指標水質檢測中心。同時,該區建立了專業化檢測隊伍,12名專業技術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可全面勝任水源水、出廠水和末梢水全指標化驗分析,并通過CMA認證,水質檢測能力領先全國縣級供水部門。
“我們每天對水源水、出廠水及管網水相應水質指標進行常規檢測,水源水日檢6項,水源水全分析每年2次;出廠水和管網水日檢11項,周檢15項,月檢42項,出廠水全分析每年2次,水處理車間根據水質化驗結果及時調整水處理方案,確保飲用水安全可靠,讓老百姓喝著放心。”陵城區城鄉供水水質檢測中心主任李華麗說。

在陵城區自來水公司第四供水服務中心,中心主任尹寬星接到滋鎮前許村村民的報修電話,立即派搶修人員出發,僅1個小時就將斷裂的閥門進行了更換。“我們服務中心輻射神頭鎮、滋鎮、義渡口鎮等周邊五個鄉鎮的居民供水,入冬以來已上門維修500余次。”尹寬星說。
為確保供水設施、管網安全運行,陵城區實行塊狀供水管理,結合行政區劃、管網輻射等因素,“化整為零”、縮小管理半徑,分別設立了臨齊街道、徽王莊鎮、安德辦、糜鎮、鄭家寨鎮5處供水服務中心,具體承擔泵站二次加壓、水質監測、維修服務等職能,加大保障了農村用水戶水質、壓力、流量、提高了供水靈活性、安全性。同時,該區提供快捷維修服務,建立了30余人的專業維修搶險隊伍,配備專用維修車輛、應急送水車輛,設立116供水服務監督電話。
管網建設、水質檢測能力建設、信息化建設和良性運行機制建設,陵城區城鄉飲水實現從“面的覆蓋”走向“質的提升”,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被老百姓譽為“埋在地下”的民心工程。工程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陵城區被山東省水利廳評為“山東省農村飲水安全示范縣”,陵城區自來水公司被省水利廳評為“農村公共供水省級規范化單位”,被水利部評為“2020年度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