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金南水廠建成運營,有效解決了司馬鎮等南部鎮街10.5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
“以前的水還澀、還咸,不能喝。現在吃的大廠子的水好喝,還清、還甜,俺村里老百姓不能再滿意了。”金鄉縣司馬鎮袁莊村村民胡守謙高興地說。
目前,金鄉縣城東、高河、金北、金南四大水廠已全面運營,形成“一城三區,兩庫四廠”的城鄉供水新格局。
“我們將全力推進規模化水廠連通和高河凈水廠二期水處理工程建設,不斷提升供水管網輸配水能力,全面改善城鄉供水水質,竭力滿足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需求。”金鄉縣水務局副局長武瑞松表示。
濟寧市金鄉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是山東高質量打贏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的縮影。
山東分屬于黃、淮、海三大流域,水資源嚴重短缺且時空分布極為不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水質本底較差。山東共有197萬貧困人口,多在偏遠山區,居住分散,解決好這些貧困人口的飲水問題,屬于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山東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關鍵內容。為此,全省水利系統將保障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按照“在精準上下功夫,在措施上出實招”工作思路,聚焦聚力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堅持“硬件”和“軟件”兩手發力,順利完成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農村人口飲水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省水利廳連續四年考核等次為“好”。
△ 金鄉縣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高河水廠
1
高站位推動是打贏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的可靠保障
△ 濟南市商河縣豐源湖水庫
抓好農村飲水,全面打贏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是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的一致共識,水利部門全力攻堅抓好落實。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劉家義書記、李干杰省長提出明確要求,楊東奇副書記多次召集會議研究部署,于國安副省長深入菏澤、濟南等多地農村調研。《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部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山東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山東省脫貧攻堅1+N實施方案》等系列重要文件、規劃、方案均將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作為關鍵指標,為做好飲水安全提供了有力遵循。
二是各地黨委、政府扎實推進農村飲水工作。16市黨委、政府均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年度重點工作”等工作清單,加大資金保障,集中力量推進。臨沂、聊城等市更是將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作為“書記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來重點實施。臨沂是革命老區,全市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籌集資金55億元,專門用于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聊城市委市政府每周調度工程進展,所有區縣全部完成地表水置換。濟南抓住國家發行地方債的重大機遇,申報獲批資金超過20億元,高質量保障了農村飲水安全。
三是各級水利部門全力抓好農村飲水安全。水利戰線將飲水安全,特別是保障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成立領導小組,落實攻堅措施,壓實攻堅責任,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各項工作抓實抓細、落地見效。
2
高質量完成飲水安全攻堅行動是打贏戰役的可靠抓手
“十三五”以來,全省累計完成投資近200億元,新建、改建一大批農村供水工程。僅兩年攻堅期間,全省就完成投資超150億元,鋪設主管網2萬余公里、村級管網11萬余公里,農村群眾不僅能夠“喝上水”,而且能夠“喝好水”。
一是兜住貧困村貧困戶飲水安全底線。聚焦貧困人口,對標四項標準,累計實施2096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鞏固提升工程和1692名村通戶不通自來水貧困人口入戶工程,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得到高質量保障。
△ 諸城市密州街道楊家嶺村通自來水后兒童的笑臉
二是徹底解決農村群眾氟超標難題。通過建設區域調水及規模化供水工程,引蓄黃河水等措施置換水源,能夠從根本上破解飲用水氟超標等水質問題。為此,山東省堅持高標準規劃,克服前期投入大、建設周期長等困難,在準確摸清底數基礎上,科學合理確定防治措施,2019年3月省政府批復《山東省飲水型氟超標地方病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截至今年4月,涉及的1617個村111萬人飲水型氟超標防治工作全部完成,1533個村完成水源置換(地表水1286個,地下水247個),84個村安裝除氟設施,飲用水氟超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并于9月初第一個通過國家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行動評估驗收。

△ 聊城市東阿縣劉集鎮坡里村告別高氟水后祖孫喜悅
三是全域實現村莊集中供水設施全覆蓋。針對剩余4652個村無集中供水設施問題,全省以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為抓手,加快實施村莊通水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實現村莊集中供水設施全覆蓋,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干旱年份應急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改善。
3
高效能推動管護機制建設是鞏固戰役成果的必要武器
為解決農村飲水管護“最后一公里”問題,2019年12月,山東省印發《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目前科學長效的運營管理體系已基本建立,農村供水工程管養短板加快補齊。
一是縣級供水公司統管成效明顯。以成立縣級供水公司統一管理為抓手,全省累計成立191家農村供水公司,占總計劃100%,到今年底預計納入縣級供水公司統一服務人口可達到70%以上。縣級農村供水公司的成立,實現了專業化管理,確保了農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群眾長受益。
△ 五蓮縣龍潭溝供水公司
二是水價核定水費收繳持續加強。聯合省發改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工作的通知》,印發《山東省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工作問責實施細則》,大力推進市縣按時完成水價政策制度制定和農村供水工程水價核定和水費收繳工作,目前,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率達到95%以上,有力保障了供水工程可持續運行。
三是農村飲水監督監管機制不斷完善。累計設立“116”農村飲水監督電話181部,同步設立監督郵箱,并通過制作“明白卡”、網站公示及各類新媒體進行宣傳,暢通渠道,群眾飲水問題能夠得到第一時間受理。狠抓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辦理工作流程再造,3日內查明反映問題具體情況,嚴重問題省級現場督辦,所有問題實行閉環管理,確保各類問題第一時間妥善解決。
△ 昌樂縣農村飲水“116”監督平臺
四是常態化高頻次督導暗訪精準有力。省水利廳成立7個分片指導組,每月由廳級干部帶隊,對各地攻堅進展和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保障情況進行現場指導,既督又戰,保障了工作落地見效。同時,以貧困村、貧困戶飲水安全為重點,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常態化暗訪檢查,發現問題全部建立臺賬,從嚴從速抓好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提升。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山東將在進一步完善供水工程建設基礎上,通過健全農村供水應急保障機制、完善農村飲水監督監管機制、強化供水工程長效管理機制等措施,鞏固好、穩定住水利脫貧攻堅和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成果,保障農村供水事業健康發展。
來源:水利部、國務院扶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