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抽查監管涉水行為、加速涉水行政審批“瘦身”、成立市水利局涉河建設方案審查小組……近期,市水利局圍繞依法行政,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夯基礎,落實做細“放管服”改革精神,開啟涉水審批和服務2.0時代。
從今年4月起至今,水利部門持續加強監管體制創新,落實監管成效,根據確定的“雙隨機”抽查檢查事項,成立隨機抽查對象庫,設立執法和檢查人員名錄庫。目前,檢查組已完成了對龍信海誠置業(靖江)有限公司、靖江南洋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和江蘇同康船業有限公司、江蘇新中泰橋梁鋼構工程有限公司4家企業“對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行政檢查”和江蘇凱靖管業有限公司1家企業“對單位/個人取用水行為的檢查”,均未發現違規問題。此次檢查抽查,對提高監管職能、落實嚴管措施、降低行政成本起到了推動作用。
水利部門還制訂出臺了《靖江市水利局實施行政許可工作制度》,對辦理水行政許可事項、水行政許可活動的監督管理、內部工作流程及許可事項職責分工等都作出了詳細說明。同時,也明確了事中事后監管的主要內容,按照“科室主導、屬地管理”的原則,確保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有序進行。對涉及工程管理科、河道管理處及6個水利站分別制作了目錄清單及行政許可事后監管現場踏表。
連日來,市水利局服務小分隊連續走進了18家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現狀,解決突出問題,對于企業提出的合理訴求及需要緊急協調的事項,助推助跑,盡快回應。這是水利部門嚴格落實責任、提升行政服務效能的務實舉措。今年,市水利局以“123服務工作機制”為契機,定期赴企業走訪,傾聽企業訴求,及時準確回復企業疑問,做到走訪企業全覆蓋、服務企業全方位、全身心幫助企業;把“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部門職能的重要抓手,以規范權力運行、優化服務為核心,全力打造優質高效的審批服務環境;對照動態調整的權力清單,逐項研究,推行代辦制、線上共享、前置服務,實現運行流程標準化、信息公開化;緊扣“不見面”,加速行政審批“瘦身”;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一件事”改革,全面提升網上辦理能力,讓企業群眾更快辦事、辦好事。
規范涉審中介服務,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是涉水審批中一個重要環節。當前,涉審中介機構存在部分市場亂象難題,如何讓中介機構在提升服務效能、優化審批流程方面發揮更高質量的效用,是水利部門亟需解決的重點難點。今年,市水利局就涉審中介服務展開了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全力破解審批短板,同時從嚴把控中介市場準入源頭,利用中介機構超市盡可能多地讓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進入,擴大辦事群眾的選擇面,避免出現“壟斷市場”,形成公平競爭、公開擇優的中介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