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22.8億元,建筑面積約19.8萬平方米,設計總床位1000張,日接待門急診患者可達6000人次……今天上午,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位于朝陽區常營回族鄉的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開始轉入二次結構、幕墻施工,裝飾裝修及機電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22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10月18日,伴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位于朝陽區常營回族鄉的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開始轉入二次結構、幕墻施工,裝飾裝修及機電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22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是北京市政府重點工程,是加快全市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布局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立足北京東部、服務京津冀百姓的一項民生工程。東院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9.8萬平方米,包括醫療綜合樓、鍋爐房、污水處理站和液氧站4座單體工程構成,其中醫療綜合樓包括內科住院樓、外科住院樓、行政科研教學綜合樓,設計總床位1000張,日接待門急診患者6000人次。未來建成后,將充分發揮朝陽醫院以呼吸病學科為領先的醫療技術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保障。


效果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李德令介紹, 作為一家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將重點解決本市東部地區老百姓看病難題,屆時將設置包括婦科、兒科、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科等56個科室。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東院將按照“三區兩通道”的要求,通過優化設計,對負壓病房進行規劃;同時,醫院急診和發熱門診設計相連,一旦疫情發生后,急診留觀區可很快改造成用于疫情防控的醫療區……這些都將有效助力本市東部地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效果圖
根據前期測算,朝陽醫院東院可輻射本市東部地區近距離約30萬人口,遠距離大約50萬人口。根據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東院還可輻射河北、天津等北部地區。未來,來自天津、河北地區的患者,不需要前往位于城區的院本部,就能便捷得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資源。這將有效緩解本市的交通、城市綜合治理以及城市服務功能等壓力。

效果圖
記者了解到,承建該項目的北京建工集團自2019年3月28日奠基開工建設以來,克服了暴雨、高溫、大風等惡劣環境因素。特別是2020年初遭遇新冠疫情,經朝陽醫院和北京建工集團各方積極努力,以“包專列”、“點對點”的方式分期、分批接回勞務人員,在安全質量受控的前提下迅速推進工程進度,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這一階段性成果。目前,項目已順利通過北京市綠色安全樣板工地驗收,并通過結構長城杯首次驗收。

效果圖
鏈接:北京朝陽醫院一院三址如何差異化發展?
北京朝陽醫院本部和西院分別位于朝陽區東大橋區域、石景山區西五環邊。目前主體結構封頂的東院,位于東五環邊。建成后,北京朝陽醫院的服務范圍在立足本部的同時,覆蓋到東西五環,一院三址將實施差異化發展。
其中,本部緊鄰CBD商圈,均衡瘦身后,除繼續為周邊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外,將主要承擔疑難雜癥和國家醫學重點研究,以滿足首都國際交流中心醫療服務需求的高端醫療服務、高水平醫學研究和碩博士等高端人才培養任務。西院位于石景山區,將努力建成石景山區的區域醫療中心,立足京西地區,輻射河北西部乃至北方地區,為百姓提供優質醫療資源。東院建成后,除了滿足北京東部居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還將輻射到津冀地區,并承擔本科生醫學人才的培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