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加之環境污染,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日益緊張,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出臺了一系列節約用水的政策和措施,并從家庭的洗菜、做飯、洗衣、澆花、洗車、沖廁、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著手,讓節約用水走進千家萬戶。
”
1.德國

德國是個水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政府仍然號召“人人擰緊水龍頭”。在德國人眼里浪費水和其他資源,是沒修養、不道德甚至是可恥的事情。
許多家庭對雨水的利用主要是通過房頂收集雨水,雨水經過管道和過濾裝置把水抽到衛生間或花園里使用。一些州和社區鼓勵、幫助居民購買雨水收集設備,并給予一定的補貼。環保組織或基金會也支持市民充分利用雨水,開辟網站或熱線電話,向居民介紹利用雨水的科學方法、在何處購買蓄水裝置、如何安裝和使用蓄水裝置等。在德國陸地地區,一些家庭打掃衛生時,一桶水先用來擦洗家具,再用來擦洗門窗、拖地板,最后用來沖馬桶。
2.以色列

以色列處于地中海東岸,處于中東地區,是世界上氣候干旱、淡水資源最稀缺的國家之一。
以色列十分注重對公眾全面節水意識的培養,通過宣傳畫、報紙、網站、標語等媒介大力號召家庭節約用水,并發布了《家庭節約用水的十項規定》《花園節約用水的十項規定》以及《節約用水的建議》等,讓每個家庭都樹立節水意識,真正做到全民節水。此外,政府還免費發放水龍頭和計時器以促使公眾節省洗澡時間,要求建筑物安裝節水設備,限制公眾澆花時間和次數……通過這些措施將公眾的節水意識落實到行為層面。居民在家庭中也會自覺調小水龍頭的流量,縮短洗澡時間,時刻注意節水。
3.英國

英國本土位于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四季水量充沛。但英國政府卻號召市民從點滴做起,通過各種辦法節約用水。
“要節水,首先要知道使用了多少水”,是英國環境署經常提及的一句節水口號。據研究機構公布的數據,家庭消耗了英國水資源的30%,因此每個家庭對節水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環境署指出,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就能節約很多水資源。比如,刷牙的時候如果不將水龍頭擰緊,每分鐘最多會浪費5升水。但如果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成人在刷牙時都擰緊水龍頭,每天就能夠節約18萬噸水,足夠為50萬戶家庭提供用水。凡此種種,英國環境署提供了從自來水到小便池、從浴室到管道等多種家庭節約用水的辦法。
4.美國

美國家庭用水主要有三大塊,包括衛浴用水、洗衣用水和廚房用水,其中衛浴和洗衣占到約2/3的家庭用水總量。
為了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美國環保署提醒大眾,衛生間節水的辦法有:不要開著水龍頭刮胡子、刷牙、打肥皂和抹香波,縮短淋浴時間,不要把馬桶當成垃圾桶,盆浴時浴缸半滿即可。廚房節水的辦法有:把水果和蔬菜放在盆里洗;不要用水解凍食品;洗碗機滿負荷再使用,并根據負荷調整水量;用手洗碗時,在洗滌槽內充水漂洗。環保署還指出,洗衣機滿負荷使用時用水最省,另外要根據衣服多少調節水量。
5.日本

日本的每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注意從細節入手、做到節約用水。例如,洗完菜后要注意先關水龍頭,然后再把菜放好,而不是先把菜放好再來關水龍頭;做油炸食物后鍋里沾滿了油,洗起來很費水,要先用紙把油擦凈后再用水洗,這樣既可以節約用水,又可以減少對水源的污染。
日本的許多企業也研發了一系列適合家庭使用的節水產品,例如:有的洗碗機從各個角度噴出細細的水流,用水量僅為用手洗碗的幾十分之一;有的洗衣機滾筒上方呈斜面,可節約一半的水量。
6.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節水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惜水如金”。為了解決人口增長與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澳大利亞把控制居民生活用水列為一項重要的節水措施。澳大利亞水服務協會制定了一項“國家節水標示計劃”,為消費者提供包括洗衣機、餐具洗滌器、淋浴頭、廁所設備、水龍頭等節水產品的信息,市場上的上述節水型產品都必須進行節水等級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