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川市在持續抓好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的同時,狠抓建后管理和維修養護工作,確保工程建得好、群眾長受益。
一是提高站位,制度保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的銅川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各區縣也成立了相應工作機構,落實了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三個責任”和工程運行管理“三項制度”。圍繞重點解決當前存在的管護主體、管護責任、管護模式、管護經費“四大”問題,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切實加強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護的實施意見》,市水務局印發了《銅川市提升農村飲水工程管護水平鞏固脫貧成果實施方案》,各區縣因地制宜,出臺和補充完善了運行管理細則、村級管護員績效考核、水費收繳和水價補貼等4個配套工作方案,強化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全過程責任體系保障。
二是專業運維,全面覆蓋。組建了耀州區、印臺區兩個縣級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服務中心,建立了維修養護物資儲備庫,構建了“一圖式”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對轄區內所有工程實現了專業化團隊維修養護的全覆蓋。維養中心通過熱線電話、微信工作群、關注陜西城鄉供水公眾號等形式第一時間受理維修信息,接到任務指令后維修人員1-2小時之內到達任務現場,一般性問題限期24小時完成維護服務,超過24小時的及時啟動應急送水措施。
三是分類指導,保障管理。對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按規模并兼顧地理位置條件進行劃分,為762處集中供水工程落實村級供水管護人員724名,全市實現了所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行政村水管員配置全覆蓋:將跨鎮(街道)及聯村規模較大的供水工程按照“中心+供水站”的管理模式,納入專業維修養護中心直營管理(耀州、印臺兩個區縣直營管理覆蓋人口均達60%以上);將規模較小的單村工程按照“區縣(中心)+村組”的管理模式落實管護人員,建立“村組推薦、鄉鎮聘用、區縣考核”機制,由鎮村具體負責日常的維修養護和運行管理;以實現“穩定水源”為主線,將城中村和城市周邊村的工程以城市供水企業為依托落實管護人員,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
四是足額預算,全面保障。2015年全市建立了覆蓋所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村級水質安全監督員制度,印發了《關于健全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機制的實施意見》,市、縣財政各給予每人每月215元補助,2015年至2019年以來,全市連年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和水質安全監督員補助預算資金,有效保障了供水設施的正常維修養護。2019年10月,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決定平均按照每個行政村每年5萬元的標準足額落實專項管護資金(市、縣各承擔50%),進一步加大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資金保障力度。目前,市、縣兩級固定預算財政投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保障資金年均每人達57元。
五是政府兜底,合理定價。出臺農村飲用水價格補貼管理辦法,對農村居民每人日用水量40千克(每人每年14.6立方米)以內超出4元/立方米的水價進行補助(超出定額水量的飲用水價格不進行補助),以戶為單位實行計量補助,對超出額定部分由財政納入預算足額補齊,極大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