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換完這智能水表,就不用再拿水卡買水了,微信或是支付寶上就能繳費!”天津市南開區新都大廈樓宇下,天津自來水公司第三營銷分公司營銷員王旭向咨詢的居民介紹。自水表更換工作啟動以來,王旭已在百余個小區駐點推進水表更換工作,“前期我們主要做結轉工作,先讓居民結算好原水表內的剩余水量,簽訂新的《供用水合同》,再預約換表時間。現在主要是來‘補漏’,老是聯系不上的居民我們協調街道與社區為他們另約更換時間。”

小區里的水表更換咨詢臺(央廣網記者 褚夫晴 攝)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然趨勢,智能水表更換勢在必行。天津市水務集團換表辦公室副主任樊建超介紹,天津市居民家中在裝水表絕大部分是普通機械表和IC卡表,需要工作人員上門收取水費或用戶自行到營業廳購水。而此次更換的智能水表通過“窄帶物聯網技術”,能夠實現用水自動抄表、數據遠程傳輸、后臺智能管理,并可向用戶推送用水量、水費賬單等。
此外,智慧水表可以接入水務集團打造的NB物聯網水表集抄平臺系統,與接入的客服系統、營業系統逐步實現向用戶推送異常用水情況等功能,指導居民科學用水、節約用水,“ 平臺系統可以實現定時采集用水信息,通過對社區用水大數據的模擬分析,未來可以實現對供水狀況的提前分析和應對,就不再是‘救火式’的解決問題了。”樊建超舉例說。
針對居民擔憂換表后水表會不會走得快的問題,樊建超說:“每具智能水表都經過生產廠商、檢定檢測機構、計量檢定站層層嚴格檢定測試,確保過表水質達標、質量性能可靠、表體材質合格、用水計量準確。”
水表更換是民心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去年,天津水務集團為水表到期的居民完成138.4萬具智能水表更換,今年受疫情影響,7月1日才大面積鋪開智能水表更換。工期縮短,任務不變,水表更換工作已到決戰關鍵時刻。天津市水務集團實施政企雙線“金字塔”責任體系,成立水表更換工作專班,推行清單式管理,將目標任務分解,形成有力組織保障和推動機制,“ 從區領導到社區網格員,從集團領導到營銷公司班組長,再到一線換表人員等,每個層級都有責任人確保包換到戶。”樊建超表示。
自籌10億元資金,兩年免費更換375萬具居民智能水表,這種規模水表更換在全國沒有先例,天津實打實真作為地把這項領跑全國的民心工程落到實處,做到百姓心坎里。記者在換表施工現場看到,雖然三四分鐘就可更換一具智能水表,但換表后,工作人員還會查看管道是否有漏水、截門是否損壞的情況,如果出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調整,確保沒有漏水隱患后再開閘給水。
雖然更換水表進程過半,但樊建超坦言,留下來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為此水務集團在清單管理流程中新增一個“問題清單”,“比如長期空房、長期無人、裝修遮擋、拒絕更換的,我們就與屬地網格員溝通尋求幫助推動工作;水費糾紛、管道老化、截門失靈等問題,就是我們供水企業來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就形成特殊問題清單,持續推進解決。”
目前,天津濱海新區、津南區、靜海區已完成智能水表更換工作,水務集團在接下來的100天時間里,主要攻堅天津市內六區及東麗、西青、北辰3區的部分小區,樊建超說:“我們現在每日更換量保持在1萬具以上,9月底前,我們要求所有應換小區都保證進場,甚至二次、多次進場。”
即便還有很多客觀因素存在,樊建超期盼著智能水表更換這項民心工程能夠順利完工,“我們還是堅定信心,舉全集團之力,爭取百姓配合,也希望屬地政府、街區網格員們與我們供水企業共同推進這項民心工程,爭取高質量完成水表更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