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宇苑小區的800多戶居民喜上眉梢,因為家中的水質更加穩定了。無錫市水務集團管網建設管理處工程管理人員唐鳴介紹,該小區由8幢多層組成,自來水管道是20年前小區新建時鋪設的鑄鐵管。原有管網“服役”年限長,存在嚴重老化和銹蝕問題,近年來小區內部的搶修也較多。
趁著老小區改造的機會,市水務集團將該小區納入了老舊管網改造范圍。今年5月底,施工隊伍進場施工,歷時兩個月為小區重新鋪設800多米長的球墨鑄鐵供水管道。新“上崗”的管網耐腐蝕性好,使用年限長,徹底解決該小區管網漏水,壓力不足等吃水難現象。
今年同樣受益于供水管網改造的還有田垛里小區、勤儉新村、前張巷小區等小區。根據計劃,今年老舊管網改造項目的年度目標為60公里,除了惠及多個老新村,還涉及蓉湖北路、吳橋東路、立信路、五里街等多條道路的市政主管網。截至8月底,共計完成管網改造49公里。預計本月底,建設新村、造船兩村、五里新村、風和里、禾嘉苑管網改造也將進場施工,本輪管網改造有望提前完成任務。
事實上,為了解決錫城局部地區壓力低、吃水難,消除供水管道老化可能產生的水質影響,降低管網漏損,市水務集團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逐步對老舊管網實施管調計劃。經過30年的更新,用水難的問題逐年減少。本次改造施工期間對居民用水影響不大,僅在新舊管網“交接”的時候短暫停水。改造完工后,管網跑冒滴漏等影響居民日常用水的問題都會得到切實解決。
目標 完成60個泵房改造
位于新吳區新湖中路的新安花苑三區,這里小高層、高層住宅混搭,居住著4200戶人家。原先,該小區東片及西片各設置一個生活泵房,由物業管理。由于建設年代久遠,設備標準較低,加上長時間的運行,泵房內泵組、管道及閥門配件運行情況較差,存在跑冒滴漏現象。同時水箱表面有腐蝕,水質污染風險高,安防監控設施也跟不上。
新建的生活泵房集“顏值”和“智慧”于一身。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精致小屋”內設嶄新的水箱和水泵,所有管道都采用不銹鋼管,水箱出水位置還設置應急消毒設備,配備濁度儀、余氯儀,實現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控。泵房內還安裝紅外線探測儀、球機槍機等安防設備,保障泵房內設備安全及水源安全。墻面四周布滿了小孔——吸音板,可有效降低噪聲,泵房內還有智能排風除濕機,能有效控制內部環境。
作為城市供水系統的“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關乎城市供水水質和供水服務。去年是無錫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全面實施之年,共有77個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泵房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按照計劃,本次居民住宅老舊二次供水設施涉及901個小區、977座居民小區生活泵房,通過分階段、分批次施工,到2025年將完成市區所有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市水務集團二次供水分公司供水管理人員許晨介紹,自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施以來,全市已完成改造項目200余個,包括西太湖花園、蠡溪苑、仙蠡墩家園、斗山花苑、仙河苑三期ABC、敘豐家園、新安花苑二區、新安花苑三區東三區西、木樨苑二期等。今年的目標任務是完成60個泵房改造,目前正在改建的項目有100余個,例如敘康里、新安花苑五區東及五區西、聯心嘉園南區及北區、愛家金河灣、五星家園G組團等。
市市政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將遵循“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的原則,優先改造水質安全隱患突出、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做到“成熟一批,改造一批,接管一批”。有改造意愿的小區可由小區業主委員會向各區住建局提出改造申請,無業委會的小區則由屬地社區向區住建局提出改造申請。改造資金由市財政、區財政及供水企業共同承擔,居民不需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