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準問題短板,驅動農村供水改革
彭陽縣的“互聯網+城鄉供水”就是運用云計算、水聯網、智能控制等技術,對人飲工程實施從水源到水龍頭、從工程管理到供水服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并通過“互聯網+”帶來的新空間開展體制、管理、服務的創新,創造性解決農村自來水入戶難、管護難、繳費難、供水率低等“人飲最后100米”綜合難題。
?。ㄒ唬┝⒆憬鉀Q問題,實施“互聯網+城鄉供水”改造。2016年寧夏中南部城鄉安全水源工程建成通水,彭陽縣農村人飲的重點轉變為是如何將水送到農村千家萬戶水龍頭。水源工程并網通水后,全縣農村自來水入戶率、供水率不高,以及運行管理缺手段、服務能力不夠等問題隨之凸顯。水價形同虛設,群眾的水費收繳難與財政無錢承擔的情況并存。僅全縣3000多公里干支管網跑冒滴漏,每年造成的道路、房屋等賠付款在240萬元左右,群眾的投訴率一度居高不下。加之管理人員增加、財政壓力加大,解決水源的喜悅尚未褪去,“人飲工程最后100米”的新愁又上心頭。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彭陽縣從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入手,對人飲工程的泵站、蓄水池、入戶計量設施等試點開展了無線采集、啟??刂?、液位壓力傳感、用水計量、視頻監測等物聯網改造,對流量、水位、水壓、電力、開關等參數實施在線監管,推進泵站無人值守、遠程控制、自動運行、聯合自動調度。在試點基礎上,2017年彭陽縣結合精準扶貧“兩不愁、三保障”,整合資金按照工程智能化、管理效能化、服務社會化目標啟動了“互聯網+人飲”改造,打造全區人飲智能化示范縣。目前,全縣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了99%,已完成智能化改造的村組,群眾足不出戶可用微信繳納水費,實現了“要我繳”向“我要繳”的逆轉。
?。ǘ┻m配管理體制,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智能化改造極大提振了彭陽縣推行水務一體化的信心,縣委、政府著眼群眾關切的水量、水質、水價,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升級供水服務為主線,開展了“互聯網+城鄉供水”適配體制機制改革。一是將負責城市供水的自來水公司劃到水務局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推行城鄉供水均等化、建管服一體化;二是組建了縣級水利投融資平臺,負責人飲工程鞏固提升改造;三是確定人飲工程的公益性,在區、縣補貼條件下推行城鄉統一供水價格改革,將全縣城鄉水價統一調整到2.6元每立方米,推進城鄉同價;四是開展供水經營特許,采用市場化的方式引進入社會化服務,由專業化公司輔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實施調度、監測、預警、排查、通知第三托管等服務。借助“互聯網+”提供的空間,彭陽縣順利完成了供水一體化改革,并打造了人飲管理新模式,實現了人飲管理新提升。
?。ㄈ┲厶岣哔|量,堅持不移延伸農村供水服務。
能否讓群眾有獲得感、方便感是彭陽縣推進“互聯網+人飲”建設的關鍵。通互聯網是精準扶貧內容之一,彭陽縣克服山大溝深不利條件,充分利用“云惠寧夏”水利云、“寬帶寧夏”、“新四通工程”等公共資源,基本解決了山區鄉村網絡覆蓋問題,為大規模實施人飲管理數字化等打好了基礎。著眼水費收繳難得問題,啟動了以自來水入戶計量智能化改造,不僅掌握了千家萬戶實時供水保障情況,更讓農戶在家中通過微信繳納水費,深受群眾歡迎。立足解決群眾關心的水質、水價問題,加大水質監測投入,在全縣供水管網配套水質監測設施,實施了城鄉一體水價改革,在統一水源、統一管網的條件下推進統一水質、統一水價?;具M形成了水費收得回、運維服務跟得上、供水保障提得高的農村人飲管理新格局。
二、選定技術路線,推動城鄉供水管理服務轉型
一是運用“互聯網+”,彭陽縣找準了人飲創新驅動的切入點。實施“互聯網+城鄉供水”,給彭陽縣打破人飲傳統管理、實施綜合改革提供了可能和空間。通過“技術+改革+工程”綜合配套措施,彭陽縣的供水保障率由60%提高到96%,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6%,水費收繳率達到了99%,管網漏失率下降到15%以下。自來水入戶率由65%提高到99%,管理人員減少了56%,成本支出降低了30%,投訴率由2014年229件(次)下降到了2019年的40 件(次),取得了節水、減員、增效的突出效果。解決了精準扶貧“四通八有”供水目標,也給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打好了基礎。
二是運用“互聯網+”,彭陽縣完成了農村人飲工作提檔升級。按照2020年全區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7.5%和85%,規?;┧こ毯托⌒凸┧こ坦┧WC率達到98.4%和95.6%的目標要求,解決人飲問題任務艱巨。彭陽縣對待城鄉供水問題上,敢于跳出依靠中央、自治區投資的老路,自籌資金、改革機制,運用互聯網思維,按照工程智能化、管理專業化、服務市場化,積極建設推進智能人飲示范縣建設。通過組建市場化的管理公司,實現全縣農村飲水全生命周期的建設、運行、維護保障。彭陽縣統籌城鄉解決問題的實踐,實現了農村人飲跨越式發展,打造了全區城鄉供水的新業態,創建了城鄉人飲建設的新高度。
三是運用“互聯網+”,彭陽縣探索了城鄉供水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新途徑。 彭陽縣通過開展互聯網與人飲工作融合,對人飲工作實施了從機制體制到管理服務的改革創新,城鄉群眾在供水服務上一舉實現了“同源同網同質同價”,讓農村群眾提前享受到了城鄉一體的均等化服務。彭陽縣的農村人飲發展模式,明確提出了當前實現城鄉供水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路徑選擇,同時,彭陽縣在城鄉一體化供水公共服務成本分攤制度、供水公共服務財政支持機制、政府與市場的公共服務供給責任等方面的探索值得深入思考研究。利用移動繳費、信息公開等手段,讓農民群眾安心的吃上“明白水”、方便的繳納“放心錢”,保證了農村供水工程建管良性循環,達到“省錢、省事,政府放心、群眾滿意”的效果。
三、堅持要素整合,實施城鄉供水系統治理
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農村人飲最后100米”問題屬于新生事物,是對精準扶貧“兩不愁,三保障”的成功嘗試。從彭陽縣的推行情況看,“互聯網+城鄉供水”適合在農村同類地區推廣,有助于解決各地當下農村供水入戶難、管護難、收費難。要打破部門、城鄉界限,統籌考慮制約農村供水的各種要素實施系統治理。
?。ㄒ唬┮劢箚栴}推進基層服務創新。“人飲最后100米”是寧夏中南部地區乃至全區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彭陽縣高度重視群眾飲水問題,將解決群眾需求,讓群眾喝上水、喝好水作為工作根本目標,贏得了群眾的支持,調動了各方積極性,是人飲改革創新取得成效的前提和關鍵。在具體工作推進中,彭陽縣緊扣廣大城鄉群眾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高標準考慮水源、水量、水質、水價、服務、運維等群眾真正關心的問題,開展基于“互聯網+”條件下的政策、制度、規范、標準適配,使創新措施與群眾的需求緊密貼合,為實現人飲工作由重建設向建設、管理、服務并重轉型打好了群眾基礎。
?。ǘ┮朴?ldquo;互聯網+”拓展管理空間。要善用互聯網創新驅動,提升基層公共服務。彭陽縣運用“互聯網+”實施人飲改革,是人飲工作的全方位、整體性創新,做到了技術創新與機制體制、水價改革、管理轉型創新有機融合推進,推動了傳統人飲管理脫胎換骨,打造了全新的智能化人飲發展模式。在創新探索中,政府對公益性人飲工程的補貼提供了動力,一體化的機制體制改革提供了基礎,“互聯網+人飲”運用為創新運智提供了技術支撐,水價改革提供了杠桿支點,做到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相結合。大量“互聯網+”技術運用,既解決了供水監管難題,也將供水服務推向了群眾的手機端。“互聯網+”的運用、市場化的管理、專業化的運維,有效提升了彭陽縣的城鄉供水服務水平,獲得了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加快了農村公共服務建設步伐。
?。ㄈ┮獔猿謨墒职l力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在解決人飲短板問題上,彭陽縣將人飲工程按照公益性工程屬性進行定位,確立了政府管護運維責任,為人飲改革確定了原則和劃清了邊界。按照政府的管理職責,建立了人飲工程水價補貼機制,為推行城鄉水價一體化打好了基礎。堅持做到政府、市場協同發力,通過政府特許,以市場化的方式組建了縣級供水服務公司,為專業化、社會化機構參與運行維護創造了條件。人飲問題涉及群眾、事關長遠,必須要整體考慮建、管和服問題,系統提出解決措施方案,才能取得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