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建成200萬畝高標準農田
每日甘肅網9月14日訊 據隴東報報道(見習記者雷云龍)日前,我市出臺《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200萬畝相對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2022年,建成250萬畝高標準農田,確保全市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600萬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40萬噸以上;到2035年,全市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提高。
《實施意見》提出,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產能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要重點做好構建管理體制、保障資金投入、健全工作機制三個方面工作。在構建管理體制上,要統一規劃布局,全面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清查,摸清各縣(區)高標準農田數量、質量、分布和利用現狀,編制市、縣(區)“十四五”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形成農田建設規劃體系。要統一建設標準,按照分區域、分類型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及定額,健全耕地質量監測評價標準,構建農田建設標準體系。要統一組織實施,統籌整合建設資金,積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高標準農田,規范有序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要統一驗收考核,建立健全“定期調度、分析研判、通報約談、獎優罰劣”的任務落實體系。要統一上圖入庫,運用農田建設監測監管大數據平臺,建成全市農田建設“一張圖”和監管系統。
在保障資金投入方面,要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標準和成本變化,合理保障財政資金投入,加大土地出讓收入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支持力度,按規定及時落實地方投入責任。要拓展投融資渠道,發揮政府投入引導和撬動作用,采取投資補助、以獎代補、財政貼息等多種方式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發行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在健全工作機制方面,要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使用機制,優化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和新增產能的核定流程、核定辦法,嚴格耕地占用審批,確保高標準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要加強新增耕地指標跨區域調劑統籌和收益調節分配,拓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投入渠道。要建立工程管護機制,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要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要優化合理耕作制度,實行用地養地相結合,落實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和種糧激勵政策,引導高標準農田集中用于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