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水廠,提升改造,高速運行;一根根輸水管,穿山越嶺,全面鋪開。一股股清泉不僅流入了百姓家中,更流進了百姓心田。為讓“放心水”潤澤千萬家,我縣斥資3億元,將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努力攻克農村飲水安全“最后一米”難題,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長潭鎮上村村是省定貧困村,過去幾十年,由于水源不足、水質不達標,村民用水非常困難。村民張科浩就見證了從喝井水再到用上自來水的歷史變遷。


上村村村民 張科浩:以前大水井全部人共用,以后分到各家就是搖水井,各家一個,幾代人用水不方便。現在比較好,自來水一擰開就有水出來,而且水質好。
張科浩能喝上干凈水,源于我縣實施的農村自來水擴網工程,通過縣自來水擴網,讓村民汲取地下水、飲用不干凈水等現象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質優、量足、方便的“安全、放心水”。
新鋪鎮東陂村地處偏遠山區,多年前是靠山背一處不大的水源解決。水源有限、管網里程長、無專人管理、無凈化處理,成為村民的困擾。
東陂村村民 張歡權:我以前用生產隊引來的山泉水,村里家戶不多,而且田地荒了,管道用久了有損壞現象,無人管理,造成水源不能再用。
為打通村民用水“最后一米”,2018年底,縣水務部門對東陂村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擇優選取水量充沛、水質優的取水點,通過鋪設管網,新建陂頭、凈水設備和清水池等,1800名村民從此用上了放心水。

東陂村村民 張歡權:十分方便大家,一方面長期不會缺水,另一方面環保,水質凈而且水質甜,使大家喝水放心、用水放心。解決了以前一直以來的難題。
告別“飲水難”,喝上“安全水”,是我縣大力做好水文章的縮影。圍繞“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的水利發展目標,近年來,我縣扎實推進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基本形成以大帶小、以城帶鄉的農村供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