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三表?
水表、煤氣表、電能表。
但是你知道這三表的知識嗎?
居家過日子,不精打細算怎么行?
一起走進“家用三表”的世界
民用水表、電能表和燃氣表屬于強檢工作計量器具,涉及千家萬戶,量大面廣,其計量準確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為保護百姓合法權益,國家規定對其實行“首次強制檢定、限期使用和到期輪換”。
不用水時水表也會轉,水表出現問題了嗎?
更換新電能表后,走字會“快”嗎?
不用電時,電能表為什么走字?
家里的水表在不用水時指針也會緩慢轉動,這種現象其實并不是水表本身有問題,而是由于管道內有空氣殘留,在水壓波動時產生水的流動,造成指針緩慢轉動。因此,如果您較長時間不用水時,應盡可能關上自來水總閥門,以徹底截斷水源。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有時可能是水管漏水所致,應注意及時檢查報修。此外,特別提示大家街頭常見不法商販兜售所謂“能讓水表走慢”的強力磁鐵,此舉純屬誤導,切勿受騙上當。
換新表后,有些市民感覺新裝的分時電能表比原來的表“走得快”,用電比原來多了。其實這并非新裝的分時電能表不準,而是由于舊電能表受工藝和材質的局限,長期使用出現磨損及污垢阻塞所致。新裝的電能表靈敏度較高,計量準確,連待機耗電等微小電量都能精確計量。所以給人造成新電能表“走得快”的錯覺。
千萬不要小看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別,凡是使用遙控器的家電,在待機狀態下其中央控制板仍然在持續耗電,現在普通市民家里各種遙控器越來越多,高精度的新型電能表就會絲毫不差地實時捕捉到這些“動態”。因此有必要提醒市民,對于長期不使用的家用電器,最好切斷其電源,不僅節電,更利安全。
1、保存好近期的水、電、氣賬單,與當地水、電、氣銷售公司取得聯系,要求其上門做初步的檢查和判斷;
2、經過檢查,如懷疑是表具計量不準,可向依法授權的水表、電能表、燃氣表強檢站申請對表具進行檢定;
3、如果對水表、電能表、燃氣表強檢站的檢定結論仍有懷疑,還可以向所在地的計量監管部門申請仲裁檢定。
特別要注意的是
民用三表是用于精密測量的計量儀表,有著嚴密的技術要求和特定的計量檢定條件。居民自測或估算的結果,是不夠科學和準確的,民用三表的計量檢定應由計量檢定機構經考試取得職業資格的檢定人員通過計量標準裝置按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的規定進行檢定。
下面,重點來了
還不掏出小本子記下來
節能小竅門
節電小竅門
空調:室外機已有防水功能,安裝雨篷會影響散熱,增加電耗;建議夏季空調溫度設定在26~28攝氏度。
電冰箱:存放食物容積在80%最好,儲存食品過少時使熱容量變小,儲存食品過密,不利于冷空氣循環。開門應盡量少而短,每開門一分鐘,冰箱就要工作五分鐘恢復原來的溫度。
電視機:開得越亮、音量越大,耗電量也越大。在室內開一盞5瓦的節能燈,收看效果好而且不容易使眼睛疲勞。白天看電視拉上窗簾,可相應降低電視機亮度。
洗衣機:用洗衣機時,使用適量優質低泡洗衣粉,可減少漂洗次數;洗滌前將臟衣物浸泡約20分鐘;按衣物的種類、質地和重量設定水位,按臟污程度設定洗滌時間和漂洗次數,既省電又節水。甩干衣物時,一般勿超過3分鐘,尼龍制品僅1分鐘足夠。
友情提示:假設一個家庭擁有以上全部電器,則電器待機狀態下的耗電量大約為每月63千瓦時(俗稱:度),即使只擁有一半,每月也要超過31千瓦時,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吧!
節氣小竅門
1、定期請燃氣具(燃氣灶和熱水器)的售后服務單位進行維護和保養,提高燃氣利用效率。
2、避免燒“空灶”:做飯時,應事先把要做的食物準備好,然后再點火做飯。
3、控制好火的大小,調整好火苗的高度:做飯時,火不是越大越好,火的大小應該根據鍋的大小來決定,火焰分布的面積與鍋底相平即為最佳。可通過灶具上的氣流調節閥,把火苗控制到與炊具底部接觸后稍彎的程度即可,盡量利用次外焰,避免火苗過大躥到外面,造成熱量浪費。
4、選擇好炊具也是節約用氣的一個有效途徑:從炊具的形狀來說,使用直徑較大的平底鍋和壺比尖底鍋省氣。
5、宜燜不宜蒸:很多人做飯喜歡用蒸的方法,其實蒸出來的飯反倒不一定比燜出來的飯好吃,并且蒸飯所用的時間是燜飯所用時間的3倍。
6、保持鍋底干爽:應先把鍋、壺表面的水抹干再放到火上,這樣能使熱能盡快傳進鍋內,節約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