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適應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日益增加的人口和企業數量,保證新片區水務安全,首批4個水務項目于2020年6月22日集中開工啟動,項目總投資約76億元。
四個項目分別是臨港水廠工程;臨港污水廠二期擴建工程;臨港污水廠排海管工程;泐馬河河道整治工程。
其中,臨港水廠工程項目包含新建水廠一座以及配套的兩路清水出廠管,預計2021年底建成。
新建水廠總體規劃用地面積約8公頃,位于泥城鎮,東至云水路、南至泥城路、西至規劃道路、北至南鏡湖路,建設規模20萬噸/日,總投資約9.4億,重點服務臨港新片區南部區域,并輻射整個臨港地區。新建的兩路清水出廠管分別沿云水路與泥城路敷設,管線總敷設長度約5公里。項目預計2021年底建成。

臨港水廠 圖片來源:上海城投 據介紹,臨港水廠工程將以高標準凈水工藝提升供水水質。原水將從青草沙水源地引入,經由南匯原水支線完成輸送,在原水水質高質量的基礎上,上海城投采用混合、絮凝、沉淀、過濾、臭氧活性炭等全流程凈水工藝,實現“常規+深度處理”凈水工藝的結合,多屏障、多措施確保供水水質。
同時,臨港水廠還將運用先進科技,將云計算、大數據、BIM等技術貫穿建設、生產、運行、維護、調度等全過程,日常運維人員控制在20人以內,真正實現一體化設計、數字化運營,打造智能“無人”值守水廠。
臨港新片區誕生以來,吸引了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企業進駐,同時,新片區人口數量也不斷增多,隨之而來工業、生活污水量迅速增加。
目前,臨港污水處理廠是臨港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為8萬立方米,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污水處理需求,臨港污水廠擴建工程刻不容緩。

臨港污水廠 圖片來源:上海城投 臨港污水廠二期擴建工程第一階段工程已于2019年4月開工,預計2020年底建成,將增加6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能力。此次即將開工的是二期擴建工程第二階段工程,將再增加6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能力,預計2021年底建成,擴建后臨港污水廠總處理能力將達到日處理20萬立方米。
臨港新片區污水經處理后,尾水排放將直通杭州灣。
上海城投方面透露,將新建兩根直徑2.2米的DN2200排海管,排放規模按規劃遠期35萬立方米/天一次建設,采用頂管法工藝施工,預計2021年底與污水廠擴建工程同步建成。

臨港污水廠排海管 圖片來源: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集團總工程師胡欣告訴界面新聞,工程在海域段頂管一次頂進距離2.6公里,是當前國內外已建或在建的最長頂距的海下頂管之一。
“管道長度增加之后、對于施工難度來說,是呈幾何倍數增加。其中,排海管的頂管工作井采用沉井施工工藝,下沉深度28米,屬超深沉井,沉井距離一線海塘大堤僅約60米。此舉也是為了減少尾水所以近岸生態環境的影響。”胡欣透露。
同期開工的4個重點工程中,泐馬河河道整治工程是旨在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的關鍵工程。

泐馬河 圖片來源:上海城投 泐馬河是浦東新區南北向唯一與杭州灣直接相通的主干河道,是區域河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區域引排水功能,同時也是區域水生態系統功能實現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
該工程總長度約18.2千米,其中拓浚河道工程約15.8公里,實地開河河道2.4公里,新建節制閥1座。項目投資約60億元,預計2022年建成。
據胡欣介紹,配合后續水網改造,臨港新片區有望可以抵抗30年一遇的城市內澇。
另據透露,在6月22日首批4個水務項目集中開工后,預計2020年下半年還將陸續開工的項目有:泐馬河出海閘新建工程、兩港大道污水主干管工程、蘆潮引河和人民塘隨塘河等一批河道整治工程,項目總投資近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