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亳州供水工程一次性試機成功
引江濟淮工程自南向北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段。其中,亳州供水段是江水北送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譙城區、利辛縣、渦陽縣,主要包括西淝河段河道工程、梯級泵站、城市供水工程三部分。
“6月29日,亳州供水工程一次性試機成功。”7月1日上午,引江濟淮集團江水北送段建管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河道工程已施工完成,朱集泵站、龍德加壓泵站主體建筑已完成,機電設備試運行正常。可以確定的是,已具備向亳州調蓄水庫相機應急供水條件。
【期待】
最高每天送水40萬方為亳州“解渴”
部分地區地下水含氟量超標,部分地區地下水鐵、錳含量微超標……一直以來,地處皖北的亳州市都屬于資源型、水質性、工程性缺水并存的綜合性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不到全省的1/2,不到全國的1/5,可利用總量為13億立方米。當前,亳州市用水需求量逐年攀升,亟須從外地輸水來“解渴”。
引江濟淮集團江水北送段建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等正式送水啟動后,由江水北送段引來淮河水,由朱集站從茨淮新河提水,通過供水管道送進亳州城后,最高每天可向亳州市城南調蓄水庫送水40萬立方。這些水可供農業、工業、生態和城市生活使用,可惠及亳州市城區數十萬市民。
【進展】
安徽段累計完成投資近六成
新橋大道橋為引江濟淮工程跨越河道的特大市政橋梁,是由合肥市代建3座市政橋梁之一。
目前,主橋正進入鋼箱梁架設攻堅階段,其主橋的雙子塔柱已拔地而起。統計顯示,該工程橋梁樁基已累計完成214根,65個承臺全部完成,墩柱累計完成78個;第一聯箱梁澆筑任務過半,第三聯箱梁澆筑完成;道排挖方完成超九成。根據安排,橋梁需在2022年底通水前建設完成。
省發改委引江協調處相關人士透露,引江濟淮工程全線復工以來,目前進展順利。其中,樅陽渠首樞紐工程、合銅黃高速特大橋、蜀山樞紐工程等一批控制性節點、難點工程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截至6月底,工程已完成本年度投資57億元,達到年度計劃進度目標;累計完成投資506億元,占安徽段總投資875億元的57.8%。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
相關新聞
引江濟淮蓄洪超5500萬立方米
入梅以來,全省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沿線緊密結合雨情、水情和工情,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響應,科學有序調度工程新開河渠與部分施工基坑過流進水,及時發揮引江濟淮“大通道”行洪作用。
工程采取外水歸槽、河道過流、基坑充水、拆除圍堰等應急措施,在保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調度澇水進入主河槽過流,合理調水、泄水、蓄水,切實減輕工程周邊排澇壓力。省發改委透露,截至6月28日,工程新開河槽以及部分基坑累計蓄水量超過550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