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凱 郭洗塵
????
????很難想象:從1999年起,沈陽的水價竟連續7年沒漲一分錢,沈陽的供水改革與發展給全市人民帶來的實惠,也是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創造的奇跡!
????(此語不準確,只是沈陽的供水價格沒漲,沈陽自來水公司另外加收了二次加壓價格,另外不屬于自來水公司的污水處理費也多次上漲,中國水網加注)
????
????作為公共服務單位的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早已成為自負盈虧的企業,1999年市政府即全面停止了財政補貼。那么,他們靠什么來消化如此巨大的收支負擔?又靠什么使企業得以發展呢?
????
????在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記者見到了公司的掌門人、法人代表張國祥。這位省政協委員、高級工程師,給人的感覺更似學者。他1999年底出任公司總經理,當年42歲。張國祥說,把一個傳統的、落后的、封閉的和壟斷的“水老大”,改造成一個市場的、現代的、先進的、開放的和“競爭”的供水企業,這就是我們7年來所做的事。
????
????簡單而樸實的語言,恰恰道出了“沈水”發展的豐富內涵。
????
????在創新中克難而進
????
????許多居民并不清楚,在沈陽市2650公里長的供水管線中,有近四分之一還是解放前鋪設的,大多數水處理廠也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設備老化,技術落后,導致管網泄漏,水質惡化。加上計劃經濟年代供水系統一直吃“皇糧”,服務意識低下,冗員包袱沉重。到上世紀90年代末,這家公司已是債臺高筑,經營虧損高達數億元。由于企業無力支付更新改造資金,造成全市制水、供水局面的惡性循環。水,成了制約沈陽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
????怎么辦?張國祥面對職工大聲疾呼:“救自來水公司的良方只有兩個字:發展!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全是困難!”
????
????然而,靠什么發展?怎樣發展?經過反復多次調查研究,公司領導班子決心從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上突破。
????
????從2000年起,“沈水”推出了一系列大動作:
????
????他們撤消了原有的營業公司、加壓公司和實業公司,重新組建了8個區的營業處,集供水、服務、營業、查收和二次加壓為一體,實施分區計量、分片管理、分灶吃飯,這就是后來聞名全國的“供水三分制”。接著,又成立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自來水稽查大隊和測漏公司。這種變革,使水費收繳率從過去的80%猛增到98%;產銷差下降了6個百分點,僅此一項就挽回2400萬元損失;管網漏失率從24%下降到17%。
????為推動供水市場化,他們在全國率先實行了“特許經營制”,8個營業處依表計量,按量向總公司上繳水費,水真正成了商品?!?0人/萬噸水”和“三聯一包制”也由此在沈陽誕生。“10人/萬噸水”即10個人的費用支出完成萬噸供水量,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三聯一包”即在全市營業查收崗位上實行聯片、聯薪、聯責,按照“上不封頂、下不保底、不足自補、節余歸己”的原則,按勞、按績分配。傳統落后的用工制度、薪酬制度被徹底打破,“以壓調量,以銷定產”的科學供水模式開始運行。過去,沈陽市日購水量155萬立方米,現在下降到133萬立方米,每天節約的購水量相當于一個中小城市的日供水量,供水運營成本降低1.1億元,扣除政策性因素后,當年首次實現年盈利1550萬元。
????
????實現跨越發展
????
????困境擺脫了,企業發展了,沈水人將改革的成果和發展的效益反哺于社會,每年投資近億元對全市供水設施進行改造。7年總計改造社會自管的二次加壓泵站2064個,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從制水生產到加壓服務全過程、專業化管理,創建了獨一無二的二次加壓管理模式。
????
????“沈水”的大膽創新和快速發展,震動了全國。建設部將沈陽市確定為供水市場化改革、城市供水保障體系建設和利用國家技改資金改造管網的試點城市。沈陽市委領導寫信贊揚:“自來水公司勇于創新管理的經營方式,在推動城市建設發展,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
????如果說,從2000年到2003年是為求生存而對企業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改革的話,那么,2004年以后,“沈水”的演變則是跨越式的發展。
????
????2004年,沈陽市供水服務辦事大廳正式建立,“22702270”市民熱線24小時開通,沈陽百姓破天荒地第一次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用水問題。昔日的“水衙門”真正變成了“公仆”。“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延伸服務”成為沈陽供水的新選擇;“管網無漏失、水費無漏收、水表無超期、水質無污染、用戶無投訴”體現出100個優質服務示范社區的服務內涵。
????
????2005年,“沈水”又做出驚人之舉:同步打響沈陽供水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規模、高科技、大投入集群改造工程,即水源建設工程、管網改造工程、水表改造工程、節能降耗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當年完成更新改造水井24眼,刷新歷史紀錄;管網改造102公里,解決無水區1.8公里;更換用戶水表20萬塊,更換總量相當于過去一年的兩倍;10項節能改造工程使沈陽市制水每立方米單耗電能下降到0.3千瓦時,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消滅41處“四差”泵站,使4.2萬人受益;信息化工程獲沈陽科技振興獎。
????
????沈陽百姓真正實現了從“吃水難”到“吃好水”的歷史性跨越。
????
????步入市場化的公用企業,能否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能否堅持履行為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做到了。他們連續4年在沈陽市窗口單位行風評議中,群眾滿意率名列前茅,這是全市人民給“沈水”的最高榮譽!
????
????人們還清楚地記得,沈陽市多年來一直實行“三峰供水”,即早、中、晚各供水一次。許多居民為了吃水,天不亮就拎桶端盆排隊接水。為徹底解決“三峰供水”,沈水公司先后投資數千萬元,改造低壓區面積1000多萬平方米。2004年9月28日,沈遼北巷的一鍋爐聯體泵站,經日夜改造順利送水,這一工程的完成,標志著沈城長達數十年的“三峰供水”歷史的結束!
????
????讓居民喝上“放心水”
????
????鐵西滑翔社區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居民社區。由于這個社區建設時地下管網沒有形成環狀供水,死水點多,加上居民室內管線材質不符合國家規定,導致水質劣化,長期無法解決。沈水人把徹底解決好滑翔地區的水質問題,看作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經過3年的艱苦奮戰,滑翔社區水質改造工程終于相繼完成,23713戶居民喝上了放心水。
????
????張國祥是國家高級職業經理人,但他更看重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他說,只有把先進性體現在為大局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成果上,才算是合格的共產黨員。
????
????幾年來,在公司黨委的組織下,先后有900多名黨員義務獻工5400小時,發放“黨員聯系卡”2萬張。2005年,沈陽西郊細河地區的21個村莊因細河污染,飲水發黃變臭。為解救6萬農民的飲水之苦,沈水公司組織“共產黨員工程”,經過35個晝夜奮戰,鋪設管線533.6公里。6月15日,細河農民苦盼的清水甘泉終于噴薄而出,農民手舉“飲甘泉雨露,感黨恩萬代”的金絲絨錦旗表達感激之情。記者看到,在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的樓頂上,閃耀著12個火紅的大字:“保障城市供水,創建誠信企業”,這是近萬名沈水人對全市人民的鏗鏘承諾;而“供水勝于救火,責任重于泰山”更是沈水人的可貴誓言!
????
????很難想象:從1999年起,沈陽的水價竟連續7年沒漲一分錢,沈陽的供水改革與發展給全市人民帶來的實惠,也是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創造的奇跡!
????(此語不準確,只是沈陽的供水價格沒漲,沈陽自來水公司另外加收了二次加壓價格,另外不屬于自來水公司的污水處理費也多次上漲,中國水網加注)
????
????作為公共服務單位的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早已成為自負盈虧的企業,1999年市政府即全面停止了財政補貼。那么,他們靠什么來消化如此巨大的收支負擔?又靠什么使企業得以發展呢?
????
????在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記者見到了公司的掌門人、法人代表張國祥。這位省政協委員、高級工程師,給人的感覺更似學者。他1999年底出任公司總經理,當年42歲。張國祥說,把一個傳統的、落后的、封閉的和壟斷的“水老大”,改造成一個市場的、現代的、先進的、開放的和“競爭”的供水企業,這就是我們7年來所做的事。
????
????簡單而樸實的語言,恰恰道出了“沈水”發展的豐富內涵。
????
????在創新中克難而進
????
????許多居民并不清楚,在沈陽市2650公里長的供水管線中,有近四分之一還是解放前鋪設的,大多數水處理廠也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設備老化,技術落后,導致管網泄漏,水質惡化。加上計劃經濟年代供水系統一直吃“皇糧”,服務意識低下,冗員包袱沉重。到上世紀90年代末,這家公司已是債臺高筑,經營虧損高達數億元。由于企業無力支付更新改造資金,造成全市制水、供水局面的惡性循環。水,成了制約沈陽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
????怎么辦?張國祥面對職工大聲疾呼:“救自來水公司的良方只有兩個字:發展!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全是困難!”
????
????然而,靠什么發展?怎樣發展?經過反復多次調查研究,公司領導班子決心從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上突破。
????
????從2000年起,“沈水”推出了一系列大動作:
????
????他們撤消了原有的營業公司、加壓公司和實業公司,重新組建了8個區的營業處,集供水、服務、營業、查收和二次加壓為一體,實施分區計量、分片管理、分灶吃飯,這就是后來聞名全國的“供水三分制”。接著,又成立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自來水稽查大隊和測漏公司。這種變革,使水費收繳率從過去的80%猛增到98%;產銷差下降了6個百分點,僅此一項就挽回2400萬元損失;管網漏失率從24%下降到17%。
????為推動供水市場化,他們在全國率先實行了“特許經營制”,8個營業處依表計量,按量向總公司上繳水費,水真正成了商品?!?0人/萬噸水”和“三聯一包制”也由此在沈陽誕生。“10人/萬噸水”即10個人的費用支出完成萬噸供水量,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三聯一包”即在全市營業查收崗位上實行聯片、聯薪、聯責,按照“上不封頂、下不保底、不足自補、節余歸己”的原則,按勞、按績分配。傳統落后的用工制度、薪酬制度被徹底打破,“以壓調量,以銷定產”的科學供水模式開始運行。過去,沈陽市日購水量155萬立方米,現在下降到133萬立方米,每天節約的購水量相當于一個中小城市的日供水量,供水運營成本降低1.1億元,扣除政策性因素后,當年首次實現年盈利1550萬元。
????
????實現跨越發展
????
????困境擺脫了,企業發展了,沈水人將改革的成果和發展的效益反哺于社會,每年投資近億元對全市供水設施進行改造。7年總計改造社會自管的二次加壓泵站2064個,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從制水生產到加壓服務全過程、專業化管理,創建了獨一無二的二次加壓管理模式。
????
????“沈水”的大膽創新和快速發展,震動了全國。建設部將沈陽市確定為供水市場化改革、城市供水保障體系建設和利用國家技改資金改造管網的試點城市。沈陽市委領導寫信贊揚:“自來水公司勇于創新管理的經營方式,在推動城市建設發展,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
????如果說,從2000年到2003年是為求生存而對企業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改革的話,那么,2004年以后,“沈水”的演變則是跨越式的發展。
????
????2004年,沈陽市供水服務辦事大廳正式建立,“22702270”市民熱線24小時開通,沈陽百姓破天荒地第一次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用水問題。昔日的“水衙門”真正變成了“公仆”。“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延伸服務”成為沈陽供水的新選擇;“管網無漏失、水費無漏收、水表無超期、水質無污染、用戶無投訴”體現出100個優質服務示范社區的服務內涵。
????
????2005年,“沈水”又做出驚人之舉:同步打響沈陽供水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規模、高科技、大投入集群改造工程,即水源建設工程、管網改造工程、水表改造工程、節能降耗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當年完成更新改造水井24眼,刷新歷史紀錄;管網改造102公里,解決無水區1.8公里;更換用戶水表20萬塊,更換總量相當于過去一年的兩倍;10項節能改造工程使沈陽市制水每立方米單耗電能下降到0.3千瓦時,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消滅41處“四差”泵站,使4.2萬人受益;信息化工程獲沈陽科技振興獎。
????
????沈陽百姓真正實現了從“吃水難”到“吃好水”的歷史性跨越。
????
????步入市場化的公用企業,能否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能否堅持履行為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做到了。他們連續4年在沈陽市窗口單位行風評議中,群眾滿意率名列前茅,這是全市人民給“沈水”的最高榮譽!
????
????人們還清楚地記得,沈陽市多年來一直實行“三峰供水”,即早、中、晚各供水一次。許多居民為了吃水,天不亮就拎桶端盆排隊接水。為徹底解決“三峰供水”,沈水公司先后投資數千萬元,改造低壓區面積1000多萬平方米。2004年9月28日,沈遼北巷的一鍋爐聯體泵站,經日夜改造順利送水,這一工程的完成,標志著沈城長達數十年的“三峰供水”歷史的結束!
????
????讓居民喝上“放心水”
????
????鐵西滑翔社區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居民社區。由于這個社區建設時地下管網沒有形成環狀供水,死水點多,加上居民室內管線材質不符合國家規定,導致水質劣化,長期無法解決。沈水人把徹底解決好滑翔地區的水質問題,看作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經過3年的艱苦奮戰,滑翔社區水質改造工程終于相繼完成,23713戶居民喝上了放心水。
????
????張國祥是國家高級職業經理人,但他更看重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他說,只有把先進性體現在為大局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成果上,才算是合格的共產黨員。
????
????幾年來,在公司黨委的組織下,先后有900多名黨員義務獻工5400小時,發放“黨員聯系卡”2萬張。2005年,沈陽西郊細河地區的21個村莊因細河污染,飲水發黃變臭。為解救6萬農民的飲水之苦,沈水公司組織“共產黨員工程”,經過35個晝夜奮戰,鋪設管線533.6公里。6月15日,細河農民苦盼的清水甘泉終于噴薄而出,農民手舉“飲甘泉雨露,感黨恩萬代”的金絲絨錦旗表達感激之情。記者看到,在沈陽市自來水總公司的樓頂上,閃耀著12個火紅的大字:“保障城市供水,創建誠信企業”,這是近萬名沈水人對全市人民的鏗鏘承諾;而“供水勝于救火,責任重于泰山”更是沈水人的可貴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