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余杭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收官之年,在省、市精心指導和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區級密切配合,各鎮街共同努力,余杭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扎實推進。截至目前,全區已全面完成40.17萬畝的改革任務。
一是提高站位,謀劃特色設計。結合該區資源要素和地位位置,將生態水價、文化水價和產業水價三項綜合改革作為戰略定位,為全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提供 “余杭智慧”和“余杭方案”。為突出特色,該區設置了貼近當地特色的宣傳欄22塊、宣傳牌36塊、制度牌48塊,并建設良渚新港、塘棲西河、運河雙橋3個示范村。
二是提升標準,平衡價格杠桿。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以“節水即獎勵”的方式,運用價格杠桿激勵村民節水,補齊因節水而上升的用水成本。在資金保障上綜合施策,通過綜合使用“一高五小”農田水利項目、糧食功能區、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實現管護有錢、節水有獎。對種植結構、渠系養護變化進行必要的測算參數調整、完善,及時上傳日常運轉的動態信息,形成完整數據,兌現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
三是改建工程,改革數字賦能。對可以用于節水的基礎設施和工程進行改裝、修建,以降低一畝內用水價格,減少粗放型用水造成的浪費。截至目前,共安裝計量設施98套,遠程電表67套,渠道清淤607.95萬方,溝渠修復31.87公里。同時,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區-鎮街-村三級實時監管用水量,完成改革總面積40.17萬畝。
四是加強宣傳,助力幫扶服務。按照改革要求,加強業務培訓和技術服務指導,進一步完善管理臺賬,健全水管組織,努力提高村級水管小組成員,特別是放水員的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真正將改革落實到村,深入到農戶、田頭。組織學習示范村的經驗做法,突出水情教育和節水宣傳,并開展一對一幫扶和服務,做到不漏一村、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