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15日電 日前,水利部發布2020年水利系統節約用水工作要點和重點任務清單,提出全面推進節水載體建設,大力推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按照北方地區不少于40%、南方地區不少于20%的要求,推動各縣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達標建設。水利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今年水利部將開展第三批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復核工作,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名單。目前全國已建成266個節水型縣(區),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平。
水利部組織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實施措施,強化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推動各縣級人民政府認真落實目標責任和保障措施,扎實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按照自評、技術評估、驗收、公示、復核等程序,水利部從嚴從實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驗收工作,分別對2017年度備案的65個縣(區)和2018年度備案的223個縣(區)進行全部復核,并先后派出38個工作組,對隨機抽取的70個縣(區)進行現場核查。根據復核結果,水利部于2019年3月和10月公布了兩批共266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名單。
在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中,各節水型縣(區)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在提升社會節水意識、促進生產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提供了可借鑒的建設模式和建設經驗。一是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上海、重慶、浙江3省(直轄市)堅持政府主導,大力實施協調聯動機制,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納入政府年度考評體系。全國大部分縣(區)成立了專門領導或協調小組,強化政府領導責任,落實工作進度要求。二是強化節水管理。強化用水定額與計劃用水管理,大部分節水型縣(區)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數量占比達到100%;全面推進水價改革,90%以上的縣(區)實行了城鎮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三是加強節水載體建設。節水型縣(區)重點用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和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平均建成率超過50%,節水型居民小區平均建成率25%。開展灌區節水改造,不斷提高灌溉利用效率,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榆林市榆陽區和浙江省嵊泗縣的高效節水灌溉率達到100%。推行供水管網漏損改造,不斷提高節水器具普及率,開展多種形式的節水宣傳,城鎮居民用水節水水平進一步提高。
水利部將根據各地進展情況,加大指導和培訓力度,保障如期完成建設目標。對節水型縣(區)予以財政支持,加強對資金使用的指導。加強對節水型縣(區)典型經驗和做法的宣傳,發揮節水型縣(區)的示范引領作用。要求節水型縣(區)鞏固建設成果,深化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利部將開展三年一復驗“回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