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凌晨,幾江半島下起了瓢潑大雨。重慶水務集團江津自來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津自來水公司”)的工人們卻冒雨施工——將瑯山片區部分地勢較低用水單位接入鯉魚石水廠的二級供水管道。這項工作完成后,可緩解幾江半島二、三級供水分布不均的問題,進而改善瑯山片區居民用水壓力不夠、停水斷水等情況。
近幾年,幾江半島時常停水。特別是瑯山片區,每到用水高峰,經常因爆管導致停水。究其原因是近年來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滯后,配套不足所致。隨著重慶水務集團接手江津供水,江津迎來了納入重慶供水“一盤棋”的新契機,江津具備了建設大型水廠、大規模管網改造所需的資金、技術、人員等客觀條件。
“產能嚴重不足、供水分布不均、結構不合理和病害管網多是江津城區,特別是幾江半島停水欠壓、爆管頻發的癥結所在。”江津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納新介紹。據統計,近3年來江津城區用水需求以每年15%的速度持續增長,去年夏高峰每日用水需求達21.4萬立方米,而江津城區兩座主力水廠(鯉魚石水廠和德感水廠)實際日供水能力僅為18萬立方米,供水缺口由市自來水公司轉供解決。
從供水分布看,由于幾江半島地勢起伏,從長江取水至鯉魚石水廠一級加壓,從鯉魚石水廠輸出至江津中學為二級加壓用水片區,而江津中學以上的瑯山片區則需經過三級加壓才能用上自來水。在供水規劃之初,三級加壓供水輻射區域僅為瑯山位置較高部分。隨著東部新城發展,將東部新城沿江地勢較低區域也納入三級加壓供水范圍,造成三級加壓供水區域負荷過大。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采取‘一增一減’措施進行改造。”納新介紹,“增”即增加供水量。一方面,全力以赴推動新德感水廠、市自來水公司“東水西送”等工程,增加江津城區整體供水能力。目前,日供水量10萬立方米的新德感水廠一期已動工,預計8月底可完成主體建設。該項目正式投用后,將滿足江津城區未來3至5年供水需求。市自來水公司“東水西送”工程則通過新建管道穿越中梁山山脈,將市自來水公司豐收壩、井口等水廠水量轉供江津,每日可為我區供水3萬立方米。同時,從鯉魚石水廠新建口徑800毫米進水管道(約1.7公里)至江津中學附近三級加壓站,再新建口徑800毫米出水管道(約1.3公里)沿鼎山大道至消防救援支隊,解決瑯山片區供水不足的問題。
針對幾江半島供水分布不均的問題,則通過“做減法”優化三級供水輻射區域。根據改造方案,濱江路東段居民小區供水將調至二級加壓供水服務區域,進而為瑯山片區供水“減負”。目前,該工程已順利完成。
水廠和供水加壓站電機設備老舊、供水管網病害多也是幾江半島時常停水的重要原因。納新透露,目前江津自來水公司已集中技術力量對幾江半島所有供水設備進行了全方位排查養護,安排5000余萬元更換改造關鍵設施設備。同時,江津自來水公司還將在3年內完成幾江半島供水系統老舊PE管道改造,目前已啟動一期20公里改造工程,預計今年將完成70公里以上的老舊管網改造,江津城區頻繁爆管停水情況將得到根本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