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云南省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要求,2020年3月25日—28日,省水利廳副廳長和俊率隊到普洱市瀾滄縣糯福鄉、東回鎮、木戛鄉、富邦鄉、竹塘鄉、南嶺鄉等6個鄉鎮、12個村民小組,深入查看水廠運行狀況和村民飲水安全情況。
在督查中發現以下問題:一是季節性水量減少問題開始凸顯,供水保障率需提高。受旱情影響,普洱市啟動抗旱應急Ⅲ級響應,瀾滄縣2019年降雨量1136毫米,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32.2 %;2020年1月1日至3月19日累計降雨量31.7毫米,較近三年同期偏少63.8毫米,偏少66.8%。庫塘蓄水3922萬立方米,僅為計劃蓄水量5214萬立方米的75%,不同程度存在水源點供水量減少的問題。目前,共有5個鄉、8個行政村、8個村民小組,共323戶1167人存在季節性缺水問題。二是水費收繳參差不齊,引水工程管護機制尚未全面建立??h政府對“三個責任人”、“三項制度”及水價核定、水費計收已進行安排部署,但各鄉鎮落實執行進度不一。東回鎮、木戛鄉、竹塘鄉執行較好,分別按2.6元/立方米、1至2元/立方米、2元/立方米計量收費,糯福鄉按每戶100元/年收費,富邦鄉芒拐村未收水費。三是宣傳不到位。老百姓不同程度存在節約用水、水費收繳意識不強等問題。
和俊要求:一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對需水泵抽水供應的3個鄉鎮、3個村民小組,立即采購水泵供水,于4月5日前完成;需安裝飲水管道的2個鄉鎮、2個村民小組,立即組織管道采購安裝,于4月8日前完成;需用拉水車供水的2個鄉鎮、2個村民小組,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車輛進行運水補水。二是制定飲水應急預案,加強用水管理。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則,制定應急預案,選定備用水源。采用手機APP及時上報旱情,對部分村組,實行定點供水、定時供水等多種方式,倡導村民節約用水。三是加強引水工程運行管護。進一步明確鄉鎮和村的管護責任主體,對全縣1055人水管員進行培訓,落實“三個責任人”、“三項制度”,全面推進水費收繳工作,形成工程良性運行和節約用水長效機制。四是加大宣傳。對老百姓開展深入細致地宣講,樹立節約用水和水費收繳的理念,加強“感黨恩、跟黨走”感恩教育,主動、自覺做好迎接第三方評估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