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對各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北京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以及相關單位發布《北京市2020年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要求,2020年全市節水工作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城市發展原則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全面推動“三管齊下” (管理城市運行必須管節水、管理生產必須管節水、管理行業必須管節水)、“五個杜絕”(杜絕綠地水汪汪、工地水嘩嘩、公共場所水滴答、道路水漬漬、農田地面水漫流五種浪費用水現象)、“三個精準” (精準計量、精準分析、精準獎懲)的節水工作要求,按照堅決杜絕浪費用水現象、狠抓節水短板、強化精細化計量、強化用水統計分析四項基本原則,不斷推進節水工作社會化管理,不斷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和首都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方案》要求,北京市2020年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主要圍繞九項重點任務開展:
一是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節水“十三五”規劃各項指標任務,各級政府、各單位要對標對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抓好落實,確保完成階段性指標任務。對已經完成的指標任務,要及時總結經驗,宣傳推廣典型。
二是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全市依法依規逐級將2020年用水計劃指標下達到區、鄉鎮(街道)、村莊及用水戶,計劃用水覆蓋率達到95%以上,加強用水統計分析,對超計劃增長過快的街道(鄉鎮)每半年進行約談,對出現五種浪費用水現象嚴重的單位和行業每季度進行約談。
三是加大節水聯動執法監管力度,健全節水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園林綠化、農田灌溉等重點行業、重點用水戶的節水綜合執法力度,同時,嚴格節水“三同時”管理,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四是推動工業、建筑業、教育、園林綠化、公共服務等重點行業節水,各區、各行業要持續推動節水型單位、企業、小區、村莊創建活動。
五是完成兩田一園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驗收,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6〕2號)、市政府關于《北京市推進“兩田一園”高效節水工作方案》等文件相關要求,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驗收任務并完成驗收工作。
六是完成節水百項標準一期編制工作,建立由水務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統籌,各行業主管部門具體落實的節水標準制修訂機制,2020年啟動并完成重點領域標準15項,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劃分,完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推進,將節水標準、定額的修訂、實施和管理落實到位。
七是推動節水大數據共享平臺建設,打通業務部門間、上下層級間、政府部門間數據通道,實現計劃用水戶、公共供水企業、節水管理機構等方面數據的無縫對接,將多方掌握的數據和動態信息數據緊密結合,實現大數據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節水用水精細化管理水平。
八是編制“十四五”節約用水規劃,充分發揮水資源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引導作用,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發展定位,立足國情市情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戰略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編制原則,組織開展節水重點專題調研和規劃編制工作。
九是加大節水宣傳力度,提升公眾節水意識,各區、各行業要深化節水宣傳理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和手段創新,精心謀劃,突出實效。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以及夏季用水高峰期等重要時間節點,市區聯動開展節水宣傳活動,充分發揮節水教育基地作用,持續開展節水宣傳“七進”活動。
為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開展和落實,《方案》提出三項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充分發揮節水型社會建設協調小組的協調推動作用,組織市有關部門對各區和相關單位進行節水工作聯合檢查。充分發揮“河長制既是治水工作機制又是責任制”的作用,每季度對各區、相關部門節水工作推動情況進行一次集中調度,就有關情況進行通報,督促整改。
二是強化經費保障,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行業部門要將年度節水重點任務納入部門預算安排,確保各項重點任務資金需求。
三是強化監管考核,將節水工作納入對各區政府的績效考核,各區要強化對重點用水單位的日常監管。北京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將通過“四不兩直”進行檢查,對節水工作措施不落實、存在浪費水現象嚴重的區、鄉鎮(街道)、村、行業、單位等進行通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