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街頭出現了一種生態廁所,這種廁所不需用水沖洗,而是靠微生物來分解處理,不僅無臭味,無固廢排放,而且與原來同樣規模的廁所相比,一年可節省沖洗水2000噸。
傳統的廁所主要靠水沖洗,然后再通過設置在地下的三格化糞池對糞便進行發酵分解處理,由于處理時間長,需30天以上,發酵過程中又有氨氣、二氧化碳產生,又需抽糞車運輸,廁所常常成為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禍根”。一所五蹲位的公共廁所一年需沖洗水2000噸。但這種新型的生態廁所不同,是靠十余種“專吃糞便”的微生物種群來就地降解處理的,這種有機菌群只需8至20個小時,就可“處理”完一個五蹲位廁所一天的量,同時,由于處理時間短,又能把廢棄物分解成無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廁所沒有異味也無固廢排放,更不需用水來沖洗。
傳統的廁所主要靠水沖洗,然后再通過設置在地下的三格化糞池對糞便進行發酵分解處理,由于處理時間長,需30天以上,發酵過程中又有氨氣、二氧化碳產生,又需抽糞車運輸,廁所常常成為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禍根”。一所五蹲位的公共廁所一年需沖洗水2000噸。但這種新型的生態廁所不同,是靠十余種“專吃糞便”的微生物種群來就地降解處理的,這種有機菌群只需8至20個小時,就可“處理”完一個五蹲位廁所一天的量,同時,由于處理時間短,又能把廢棄物分解成無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廁所沒有異味也無固廢排放,更不需用水來沖洗。
記者在昆山市柏廬廣場見到了這種生態廁所。昆山市環衛所的負責人介紹說,這種廁所由于無需下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系統,還具備投資少、體積輕、易移動,無需專業人員維護等優點,也無需抽糞運輸。據悉,今年昆山市將逐步增加生態公廁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