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滴水,窺見大民生。農村飲水是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農村飲用水安全事關農村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關脫貧攻堅戰取得最后勝利,是重要的民生福祉。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戰不斷深入,覆蓋在紫云廣大農村1220多處的飲水工程,正通過星羅棋布的鄉村水廠和密密麻麻的供水管網,向364942名群眾輸送清潔、衛生的飲用水,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的歷史性轉變,為脫貧攻堅注入源源動力。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脫貧攻堅“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會議精神,進一步補齊農村飲水安全短板,再排查、摸底數、建臺賬、抓落實,一場農村飲水安全的脫貧攻堅戰正在紫云麻山深處全面打響。

宗地鎮歪寨村不少村民房前都安裝有蓄水箱。
迎戰貧困
不畏艱難勇擔當
紫云自治縣地處麻山腹地,是全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之一。“交通靠走、通訊靠吼”曾經是這里真實生活的寫照。土地貧瘠、基礎薄弱、生態脆弱、信息閉塞,一道道溝壑阻隔了與外界的聯系,一座座大山橫亙在脫貧的路上。
脫貧攻堅任務,不可謂不重:“十二五”末,紫云自治縣共有貧困人口9.08萬,貧困發生率23.59%。
農村安全飲水之戰,不可謂不難:地處麻山腹地的農村集中存在供水率低、水質保障程度不高,部分地區工程建設標準低、飲水工程缺乏等問題。

營鎮鼠場坡供水工程引水管道。
聚焦脫貧攻堅、保障飲水安全有多難,紫云大地上的干部群眾就有多拼。
談起農村飲水安全,紫云水務局總工程師、紫云水投公司董事長羅錦海頗為感慨,他見證了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他坦言,紫云自治縣農村飲水安全受地形影響很大,且一些深度貧困地區條件較為復雜。
“哪怕工作再難,也必須解決好,這不但是百姓的期盼,更是我們水利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羅錦海語氣堅定。
農村飲水安全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標之一,全面穩定解決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問題是不打折扣的硬任務。
目標明確,理順思路,劃定路線,步步為營。為全面解決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紫云縣委書記和縣長親自一線督導、親自協調督辦、親自調度進度,成立由縣委副書記牽頭,副縣長負責,各脫貧攻堅戰區指揮長參與的工作專班,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設調度,統籌推進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大營鎮鼠場坡供水工程提泵站管理員開關閘閥。
縣政府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納入個人年度工作考核,并由縣督查督辦局、縣脫貧攻堅督促隊對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進行督查,明確各鄉鎮(街道)作為轄區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設責任主體,縣水務局落實技術指導服務保障,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設,同步完善工程項目實施相關手續。
此外,建立微信調度群,縣脫貧攻堅指揮部領導,分管副縣長,各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水利站負責同志,縣水務局班子領導及各鄉鎮(街道)技術負責人,設計、監理、施工等參建單位現場負責同志在該微信群中,隨時調度工作推進情況及矛盾化解情況,同時縣水務局實行局班子領導包片,股室站所包鄉鎮(街道),確保每個鄉鎮(街道)有1名技術骨干負責抓,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水管的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實現村村通自來水、戶戶飲放心水,紫云自治縣干部群眾將百姓對水的期待轉化為前行動力。“我們要有而且必須有這種站位、情懷、擔當和自信,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紫云自治縣水務局局長王正祿說。

大營鎮大營村鼠場坡組村民韋堂國打開房前水龍頭洗手。
水潤民心
攻堅克難見實效
大營鎮是全省二十個極貧鄉鎮之一。在大營鎮大營村,我們見到村民楊昌學,他拉著記者激動地說:“自從用上了自來水,老百姓的心徹底放下了。”
來到村民韋堂國的小院,自來水管連到了家門口。“以前冬天缺水時,要到1公里外的雞場溝挑水喝,現在改吃干凈的自來水啦!”韋堂國一邊笑著招呼,一邊打開水龍頭,“你瞅這水多清亮!”
在大營鎮鼠場坡村,2018年底落成的大營鎮水廠廠房內設備嶄新、水箱锃亮。負責水廠管理的大營村村民韋仕倫正在檢查水廠抽水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大營鎮鼠場坡供水工程管理站。
“鼠場坡供水工程包含大營鎮水廠1座、鼠場坡泵站1座、200立方米泵站調節池1座,配水主管減壓池7座、閘閥8座,水廠自動化控水系統等。”羅錦海告訴記者,該工程解決了大營鎮大營村、星進村、金龍村、打彩村等村1200余戶,以及鎮政府機關、大營中學、大營小學等共1萬余人飲水問題。
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只是紫云自治縣全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舉措之一。針對地形性缺水嚴重的貧困地區,則以小水窖供水為主。
在宗地鎮歪寨村,記者看到家家戶戶門口,都擺放著一個嶄新的鋁制大水箱。“政府不僅幫我們安裝了蓄水箱,還配置了凈水器,現在喝的水很干凈。”歪寨村魯哩組村民韋小波告訴記者,以前村里人喝的都是“望天水”,房頂上蓄好的雨水直接飲用,不僅不夠用、且不衛生。如今,縣水務部門通過小水窖供水工程,安裝了大容量的水窖,還配備了凈水器,水質變干凈了。

大營鎮鼠場坡供水工程沉淀、過濾設備。
“紫云有許多地方因為地理條件限制,找不到水源點,無法通過集中供水解決,小水窖供水工程能一定程度上解決貧困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據羅錦海介紹,2016年以來,全縣飲水安全工程投資約33233萬元,覆蓋364942人,其中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903處、小水窖供水317處。
攻堅克難,帶來了實打實的成效。如今,大批規模化供水工程及小水窖供水工程在大營鎮、宗地鎮、四大寨鄉等13個鄉鎮(街道)建成投用,使得農村飲水更干凈、更方便。各地從明確思路到編制規劃,再到籌措資金、建設管理,每個環節既穩扎穩打,又積極尋求突破,在實干中抓住機遇,在實干中破解難題,確保脫貧摘帽貧困戶飲水安全全覆蓋。
2019年下半年,全縣新建小水窖9886個,安裝凈水器9510個;今年以來完成852個農村集中供水消毒設備安裝,解決31萬余人飲水安全水質問題。為切實解決群眾安全飲水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村民家中安裝的凈水器。
沖刺90天
排查摸底打贏殲滅戰
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告別貧困落后的窮苦日子,過上幸福安康的小康生活,是世世代代紫云人民孜孜以求的憧憬和夢想。
“我們向最后的堡壘發起總攻,堅決以百分之兩百的付出奪取百分之百的勝利,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紫云的脫貧攻堅戰,向紫云40萬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這是紫云縣委、縣政府對紫云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在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紫云的脫貧攻堅戰中,讓群眾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既是政治任務和扶貧需要,更是民生需求和德政工程,時間不等人,打贏農村飲水安全殲滅戰,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一場輸不起的硬仗,沒有商量的余地,更沒有任何退路。

村民家中安裝的凈水器。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脫貧攻堅“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會議精神,紫云自治縣上下聯動,紛紛下沉一線,繼續發揚斗爭精神、保持戰斗狀態,加班加點、全力拼搏,奮力沖刺90天,確保群眾飲水安全,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
根據《紫云自治縣脫貧攻堅“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總攻方案》,4月1日至4月20日,紫云自治縣各鄉鎮(街道)將以村為單位,對全縣所有農村人口逐戶逐人逐項全面開展信息大排查,并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存在問題進行排查,填寫《問題采集表》。
“我縣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是對照‘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的要求,還存在水源保障不足、水質保障不足、資金保障不足、項目建設不規范等方面的短板。”王正祿說,在奮力沖刺90天中,根據各鄉鎮(街道)排查摸底的問題信息,縣水務局將進一步落實整改,補齊短板,為紫云自治縣徹底撕掉貧困標簽提供強有力的農村飲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