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溫嶺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農村飲用水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創新管理機制,全面落實縣級統管、考核激勵等措施,切實推進農村飲用水管理能力提升,努力實現城鄉同質飲水目標。2018年以來,該市累計改善21.77萬農村居民的飲用水條件,全市達標飲用水人口覆蓋率從75%提高至98.4%。 一是全面實行縣級統管,提升管理效能。過去,農村供水工程多是委托當地村管理,由于技術人員不足、管理分散、運行不規范等問題,難以有效發揮工程效益。對此,2019年該市出臺了《溫嶺市農村飲用水運行管理辦法》,由市水務集團對全市50個村級供水站實行“運行管理、凈化消毒、水質檢測”的專業化統管服務。基于供水站數量多、分布散的實際,實行分片區分級管理,劃分為南北兩個片區,設立綜管員、巡查員、管水員等三級管理人員60余名。實行消毒藥劑“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投放”制度,做到科學指導、精準投加,確保消毒安全。建立“日自檢、月送檢、衛生抽檢”的水質三級檢測體系,有效保障供水水質安全。 二是完善考核獎補機制,激發管理活力。2018年以來,溫嶺市一方面加大資金保障力度,每年安排農村飲用水補助資金2000萬元,其中400萬元專項用于統管服務補助;另一方面完善考核獎補機制,對統管單位實行每季度一次考核,對村級供水站實行月抽查、季測評、年考核,考核內容包括設備運行、水質檢測、水費收繳等7個方面內容,并將考核結果與統管補助資金直接掛鉤,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19年,該市農村供水計量收費率達到100%。 三是強化農村水源地保護,構筑安全防線。該市積極推進農村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日供水200噸以上農村飲用水源地全部劃定保護范圍,200噸以下水源地全部納入當地村規民約,明確保護范圍,設定界碑、標識、警告牌等物理設施,并落實專人開展日常巡查。此外,該市提前謀劃,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啟動古井水源保護工作,現已完成全面摸排,建立了清單名錄;下階段將加快制定保護方案,落實保護措施,確保古井水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