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yk2w"></ul>
    <ul id="oyk2w"><tbody id="oyk2w"></tbody></ul>
  • <strike id="oyk2w"><s id="oyk2w"></s></strike>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水至福來 澤被隴中——寫在“圓夢工程”引洮供水一期通水五周年之際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3-23  來源:甘肅日報  瀏覽次數:445

    時光荏苒,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自2014年底通水至今,已走過5個春秋。

    引洮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深情關切的民生工程,是隴中群眾盼了半個世紀的“圓夢工程”,是隴中人民的“生命線工程”。

    通水5年來,從原規劃供給154萬人飲水,擴大到現今的300多萬人,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益人口增加了足足150多萬人!

    通水5年來,引洮工程成為隴中大地發展產業的堅實保障,在助力貧困群眾精準脫貧中爆發出巨大能量。種植業、養殖業等產業蓬勃興起;伴隨著貧瘠、荒涼和貧窮的漸漸遠去,迎來的是美滿、富足和快樂……

    一涓清流潤萬家。

    曾飽受缺水之苦的安定區、隴西縣、渭源縣、會寧縣等7個縣區以及天水城區,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被洮河水滋潤的隴中人換了天地,迎來了不一樣的春夏秋冬。

    “圓夢水”——跨越半個世紀,牢記囑托圓夢隴中

    隴中之難、隴中之苦,沒有經過的人是無法想象的。

    “剁開一粒黃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餓。”貧瘠的黃土地,賦予了詩人無限的渴望。

    上世紀50年代,引洮河水解隴中渴的夢想已經發芽。1958年,引洮供水工程開工建設。但囿于當時經濟與技術的限制,引洮工程于1961年全線停工。

    70年代,周恩來總理囑咐當時主政甘肅的宋平同志“解決水的問題”。在黨中央和朱德、習仲勛等老一輩領導人的關心下,引洮工程于90年代初得以重啟。又經過幾屆省委、省政府的努力,2006年11月,引洮供水工程再上馬。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省水利建設史上最大的一項水利工程,跨區域廣、戰線長、隧洞多、地質條件復雜等多種因素,讓引洮工程建設難度非常大。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需建設總干渠110多公里、干渠146公里、支渠256公里。因為跨流域調水,引洮工程要穿越崇山峻嶺,需開鑿大量隧洞,架設諸多渡槽。僅總干渠就要開鑿隧洞18座,總長超過96公里,是我省隧洞線路最長的水利工程。眾多的隧洞一路穿越西秦嶺山地、興隆山—馬銜山山地及黃土高原三大區域,給工程施工增添了很多變數。

    2013年2月3日,引洮工程進入最艱難的施工階段時,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總干6號隧洞工地。

    實地考察工程建設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就工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引洮工程是造福甘肅中部干旱貧困地區的一項民生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解決甘肅六分之一人口長期飲水困難問題,工程的建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民生為上、治水為要,要尊重科學、審慎決策、精心施工,把這項惠及甘肅幾百萬人民群眾的圓夢工程、民生工程切實搞好,讓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凈甘甜的洮河水。”

    帶著總書記的囑托和數百萬隴中群眾的期盼,引洮建設者們扛起責任與擔當……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2014年12月28日一大早,隨著一聲“通水”令下,洮河上游九甸峽水庫的取水閘口緩緩開啟,清澈的洮河水傾瀉而出,涌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總干渠,引洮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半個世紀的渴望,半個世紀的心血。在流經18座隧洞、109.3公里后,洮河水抵達定西市安定區,再經過3條干渠、18條支渠、2條城市專用輸水管線,流向隴西、通渭、渭源、臨洮縣及會寧縣和榆中縣。

    洮河水緩緩流進了隴中大地,也流進了隴中百姓的心田。

    自此,洮河水在“苦瘠甲于天下”的隴中開枝散葉,甘肅中部水資源極度短缺的問題得以解決。曾經因為干旱而貧困落后的隴中大地,在洮河水的滋潤下,日子甜了,產業活了,農民富了……

    “生命水”——300多萬人告別吃水難的歷史

    “洮河水軟綿綿的!喝起來到底好……”輕輕一擰,清冽冽的自來水流淌而出,抿了一口自來水,會寧縣漢岔鎮趙家岔村陽屲社村民張千福咂巴著嘴感慨道。

    在安定區巉口鎮趙家鋪村陰兒社老人張克魯家中,自來水直通到了灶臺,前兩年家中還修了浴室。

    “換了個活法。”張克魯用最樸實的話道出了受益區群眾的心聲。

    對于隴中兒女來說,引洮工程是名副其實的“民生工程”“生命線工程”。因為,翻開歷史長卷,水一直都是隴中群眾心中的痛。

    張千福告訴記者,在會寧,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水極為珍貴。在水資源極為短缺的日子里,水窖是家中最為珍貴的家產。當兩家接姻親時,女方要考察男方家中有沒有水窖、有幾眼水窖。

    和會寧縣一樣,安定區也是典型的干旱山區。“半夜出門去翻山,翻過一山又一山,雞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陽快落山。”安定區民間藝人朱熙武的快板,這樣講述著過去吃水的心酸。

    “爸,洮河水來了,甜得很。”通水的這一天,安定區魯家溝鎮將臺村村民張其將一滿碗洮河水灑在了父親的墳前。盼了半個世紀,“喝一口洮河水”是上世紀50年代參與過引洮工程修建的老人張尚禮臨終前沒能實現的愿望。

    引洮一期通水,渴望得到滿足,隴中群眾飲水新紀元就此開啟。

    “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會寧北部11個鄉鎮25萬人,超過四成的人都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等到引洮二期建成,全縣就都喝上洮河水了。”會寧縣引洮工程建設管理局副局長常偉說。

    甘肅打好脫貧攻堅戰,要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有安全飲水是基本要求。

    5年來,為了將洮河水的甘甜引到更多群眾家中,從中央到省市多方籌資,陸續配套建成了隴通農村供水工程、榆中縣配套工程、臨洮東部農村引洮供水工程……隨著配套工程不斷實施,以及2019年9月開始向天水市城區供水,引洮一期供水范圍逐步擴大,受益人口由原規劃的154萬人增加到如今的300多萬人。

    “致富水”——發展產業有了根基,脫貧攻堅有了保障

    有水,一切都活了。引來了洮河水,隴中產業發展有了根基、有了活力。

    寧缺一把草,不缺一口水。發展養殖產業,水,尤其不能缺。

    在會寧縣漢岔鎮塔寺岔村的養殖合作社,水管直通到養殖圈的食槽。“水來后,鎮里光規模化養殖合作社就建了9家。”漢岔鎮黨委書記祿軍介紹。

    在安定區巉口鎮趙家鋪村的養殖合作社里,一個塑料大桶將洮河水接入,再將水通過管道輸送到各養殖區的水龍頭。“不用人開,豬要喝水時,自己去喝就好,和咱們的吸管差不多一個道理。”負責人王小玲說著,發出爽朗的笑聲。

    時值隆冬,記者走進會寧縣頭寨鎮牛河村董家川社甘富果業,千畝果園一眼望不到邊,一派興旺景象,這是一塊因引洮工程而巨變的土地。

    “光照好、溫差大,是塊種蘋果的好地。只是因為缺水,前些年只能荒著。”果園負責人王志輝對記者說,聽說洮河水要來,2013年底,甘富果業果斷流轉土地,除草、整地、栽樹……5年過去,果園迎來盛果期。

    “一棵樹一年需2噸水,結250多個果子,千余元的收益。”王志輝掰著指頭算著引洮水創造的價值,目前雖是冬季,依然有百余群眾在果園里務工。

    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安定區魯家溝鎮地處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卻難得的有一條平展展的川,雖是好地,但因缺水扼住了發展的喉嚨。

    2014年引洮工程通水后,一切都變了。“以前沒人要的地,現在一畝700元的流轉費,還要現錢。”魯家溝鎮將臺村黨支部書記彭明海指著一排制種大棚介紹說,通水后,僅將臺村就陸續有7家新型經營主體入駐,土地流轉后,農戶就近務工,變身產業工人。

    距離企業不遠,就是魯家溝鎮易地扶貧搬遷點將臺新村。

    搬下來之前,很多農戶都擔心得坐不住?“現在看來擔心都是多余的。”彭明海說,這些企業常年用工,有時本地勞力不夠,還要開車去城里拉。“我老伴50多歲了,在村里務工,2019年前9個月掙了2萬多哩。”

    2013年,將臺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如今已全部脫貧,2018年底全村人均收入達7200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

    ……

    旱塬上,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一個個牛羊養殖場已具規模,一個個企業落地生根。

    5年來,引洮一期深刻地改變著受益區產業結構,19萬畝旱地變身水地,各種產業“遍地開花”,為脫貧攻堅按下“快進鍵”:

    ——隴西縣發展設施農業1.37萬畝,受益區15個鄉鎮新建核桃、軟兒梨等優質林果基地8萬畝,林果種植面積擴大到12.78萬畝;

    ——會寧縣在受益區發展蔬菜大棚3萬座,頭寨子灌區蘋果產業成為當地特色,果農畝均收入1萬元,戶均增收5萬元;

    ——高原夏菜成為安定區的支柱產業之一,2018年蔬菜種植面積16.8萬畝,產值占全區一產產值的三分之一……

    “效益水”——良性運行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盼水、祈水;尋水、引水。來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時說:“要認真研究節水灌溉技術,不能搞大水漫灌,把有限的水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牢記習總書記重要指示,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統一調度、分段管理、統一運行”,以行政管理與市場機制配置相結合,在確保工程良性運行的前提下力爭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平時果園里都是滴灌果樹。”在甘富果業,王志輝介紹,果園采用科學高效的灌溉方式,節約了水,提升了種植效果。

    “盼了大半輩子水,現在直通到家里,一滴都舍不得浪費。”張克魯說,人用洮河水但喂牲口還是用的水窖水,對于來之不易的洮河水,大家都分外珍惜。

    洮河水的效益,在群眾手中不斷擴大,在合理規劃中不斷延伸。特別是隨著不斷發展,在保障飲水安全、助力產業發展的同時,工程的生態效益日益凸顯。2019年,省引洮工程建設管理局規劃又出臺《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用水調度2019試點方案》。

    2019年3月,引洮工程向安定關川河、臨洮東峪溝、渭源秦祁河、隴西大咸河等4條主要河流進行生態補水,累計泄放生態水、扶貧水5900萬立方米。隴中首次得到生態補水,沿線河流生態與水質逐步得到改善,地下水位逐漸回升,河湖水量、水質、生態環境向著更好方向邁進……

    在各種綜合高效利用下,截至目前,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累計供水量已達到3億多立方米。

    對于引洮人,這還遠遠不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依然回響在他們的耳邊。

    引洮工程建設管理局將持續突出引洮工程“民生為上、治水為要”的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我們將繼續把洮河水用足、用好,讓引洮工程這一圓夢工程、民生工程永續造福隴中群眾。”省引洮工程建設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天革說。(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1卡二卡三卡四卡精品|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国产91精品一区|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100页|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的视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