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乃國之命脈,是沿線6000多萬人生活飲水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確保安全穩定供水,是大國重器的使命擔當,也考驗著工程運行管理的智慧水平。
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充分利用中線工程通水五年來信息化建設成果,讓信息化為工程運行管理、遠程辦公插上翅膀,實現了日常辦公無障礙、工程運行不停歇、運行調度不中斷,確保了輸水調度安全運行。
智慧中線運行管理更高效
“安陽穿漳段渠道沿線共設安防攝像頭102個,每500米一個,重點部位加密安裝。”河南分局安陽(穿漳)管理處處長吳國權說,“我們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工程運行安全,自動捕捉異常和報警,聯動語音進行警告,減少人工巡渠工作量。依靠中線工程渠道兩側的攝像機和電子圍欄,既保護了員工健康,又做到了問題早發現、隱患早解決。”
如今,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1432公里長的渠道上,每隔500至1000米范圍內就有一個攝像頭日夜守望,在戰“疫”的特殊時期,中線工程安防系統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線工程自動化調度系統包括6個子系統:自動化調度閘控系統,可自動采集水位、流量、閘門開度等調度信息,實現節制閘、分水閘、退水閘等閘門的遠程控制;自動化調度視頻監控系統,可遠程監控閘門、閘室、降壓站等各類設備設施的安全運行情況;安全監測自動化系統和水質監測系統,可實現渠道、建筑物運行情況和水質變化趨勢的實時監測、在線分析和安全預警;中線天氣App,可提供精準氣象信息,為冰期安全輸水提供重要依據;南水北調中線水量調度系統,可對全線水情進行分析決策,提供全線整體和重點渠段調度建議,同時可初步實現正常輸水工況下調度指令的自動生成。
巡查維護掌上監管保運行
中線工程通水運行初期,對巡查工作的監管全靠人工,什么時候去查、查沒查、查得到不到位,很難監控。
貫徹落實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中線建管局組織開發了中線工程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并正式上線運行。
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在封閉管理力度大、人員流動性小的情況下,工程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系統包括巡查維護中發現問題上報-受理-處理-消缺整個過程,做到了“巡檢有計劃、過程有監督、事后有分析、處理可追蹤”,實現了實時數據上傳,監測管理信息化。
工程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具備人員管理、設備設施管理、任務管理、問題管理、流程管理、考核管理等功能,涵蓋了南水北調中線信息機電、安全監測、水質安全、土建綠化、調度運行、防汛應急、安全保衛、安全生產等8大類30個專業。
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中線工程輸水調度一切如常,運行管理所有業務流轉均實現在線辦理,真正實現了“人員管理一個不少,問題管理一個不落,過程監理一個不缺,標準執行一個不漏”的數字化、精細化管理目標。
覆蓋全員遠程辦公護健康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長1432公里,途經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四省(市)。調水線路長、規模大、運行工況復雜。據統計,每天有7800多名工作人員在供水一線,守護工程安全平穩運行。
特殊時期,做好疫情防控,保證輸水安全,成為中線工程運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近萬名“中線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管理,成為確保工程運行安全的重要前提。
疫情就是命令。依托中線建管局OA辦公平臺,開發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被提上日程。“那幾天,吃住都在辦公室。”2月5日,中線建管局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正式上線。隨后,相繼開發了掃碼登記進入局辦公樓系統、OA視頻會議系統,還投運了體溫檢測安檢門。
每天早上在移動終端上打開OA系統,如實填報個人健康情況、在崗情況和出行情況,成為疫情防控期間每個中線人的規定動作。系統平臺自動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和集中展示。有了這套系統,中線工程沿線近萬名運行人員的日常管理盡在掌握,人員健康情況與出行情況一目了然、全覆蓋,確保了不漏一人。
覆蓋全員和全終端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決了疫情防控期間部分人員無法返崗工作的問題,保障了中線工程安全輸水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