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自然規律及生活習慣,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即24小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廣州和全國各地一樣,將疫情防控落實到每一個關卡。城市里,到處都有為抗擊疫情、守衛家園而忙碌的人的身影。
從清晨到日暮,從日落到日出,無論是在嚴峻的疫情當前,還是日常平凡的每一天,默默無聞的廣州供水人永遠24小時守護城市和人民的供水安全。
子時(23:00-00:59)
寒冷冬夜,江邊的風呼嘯著往人身上狂拍。
當城市中的人們酣然入睡時,在遠離市區的水源地,每隔一小時,廣州自來水公司取水泵站的工作人員便要巡查原水和泵房的情況,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跡象。他們用默默無聞的守護,保障著廣州市民安全穩定用水的第一關。
丑時(1:00-2:59)
萬籟俱寂,靜得只剩下濾池中溫柔的流水聲。
水廠是城市供水的心臟。源源不斷地原水在這里進行“加工”。廣州自來水公司轄下8大水廠的人員日復一日,穿梭在各個水池間,密切監測著廠內的生產運行狀況,全力保障廣州供水安全,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
寅時(3:00-4:59)
東方既白,遙遠的天際露出一絲光亮。
借著微弱的光亮,廣州自來水公司轄下大小28個供水加壓泵站的人員細心地檢查著供水設施的運行狀態,確保每一個零件都“各司其職”,以最完美的狀態迎接黎明的到來。
卯時(5:00-6:59)
晨光微露,這座龐大的城市漸漸蘇醒。
屏幕前,供水調度員們的眼底已有了扎實的烏青。但他們仍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供水數據,統籌分析研判,不斷優化調度方案,保障城市的平穩供水。
辰時(7:00-8:59)
旭日東升,人們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然而廣州供水人仍然不能停歇。
廣州自來水公司有覆蓋水源到終端全過程的水質監控體系,24小時的水質在線監測設施密切監控水質動態變化,但水質檢測員仍不敢懈怠,“人工+系統”的雙保險,“班組+水廠/分公司+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廣州監測站”的三級水質檢測體系,每天超過300次的水質檢測,為供水品質保駕護航。
巳時(9:00-10:59)
提供優質服務,是廣州供水人永恒的追求。
受疫情影響,往日喧鬧的街道變得異常冷清。市民大多“宅”在家中,廣州供水一線的服務人員堅守崗位,無論是來廣州供水營業廳的用戶,還是在社區的居民,廣州供水人隨時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優質服務,確保用水無憂。
午時(11:00-12:59)
日正中天,人們迎來暫時的小憩。
但不論晝夜,廣州自來水公司護衛大隊的隊員們總是站得筆直,英姿颯爽。他們深知,自己肩負守護供水運營場所的安全重則。在防疫的特殊時期,他們全力協作,每天對上崗的人員進行登記與體溫檢測,嚴把每一處供水生產場地的關口。
未時(13:00-14:59)
供水管網就是城市的“血脈”,保通暢、保安全工作必須做好、做實、做到位。
防疫期間,廣州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設施巡查員們走街串巷,對城市主要市政管網水壓加強巡檢,確保管網暢通、水質合格、閥門安全、消防栓可正常使用。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擔當和使命,為廣州用水筑起安全屏障。
申時(15:00-16:59)
在他們心中緊繃著“供水是民生基礎保障”這根弦。
在廣州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后,為確保相關醫療單位水壓足、水量夠、水質優,防疫期間,廣州自來水公司對定點醫院等重要場所采取“雙回路”供水保障用水穩定,確保用水生命通道萬無一失。
酉時(17:00-18:59)
冬末春初,因氣候變化,亦是供水管網發生突發爆管的季節。
搶修就是命令!哪里有爆管,哪里就有搶修人員奮斗的身影,為盡快恢復供水,他們不分日夜,爭分奪秒,關閥、排水、修管、回填……用水一刻未恢復,他們絕不停歇。
戌時(19:00-20:59)
夜幕降臨,對于廣州供水熱線的座席員來說,已經數不清缺席過多少頓團圓飯。
熱線大廳內此起彼伏的鈴聲從未停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熱線姑娘們始終堅持站好和用戶溝通的第一班崗,傾聽用戶的聲音,用最質樸的語言與用戶進行對話,即時處理各類突發用水情況,切實解決用戶用水問題。
亥時(21:00-22:59)
月影朦朧,城市又逐漸恢復了寂靜。
供水生產線上井井有序。但在城市夜幕中,依然有供水人身影——聽漏工,這一人們知之甚少的職業。他們踏著沉穩的腳步,搭配著聲吶等探漏儀器,叩響地面發出的聲音在這寂靜的夜晚顯得格外清脆。一雙靈敏的耳朵加上多年來的艱苦磨練,幫助他們準確“診斷”深埋在地下的供水管道健康狀況,護住這城市供水生命線。
時鐘上的指針一圈圈不停轉動,數完十二個時辰,馬上就會接著開啟下一個十二時辰。廣州供水人用周而復始的堅守,譜寫守衛城市生命源泉的十二時辰,時刻守護著幾千萬市民用水安全。
不同的崗位,同樣的擔當。從源頭到用戶終端,幾千名廣州自來水公司職工默默奮戰在供水生產、運營、服務一線,保障你家、他家、千萬家的用水安全,為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