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縣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西北部,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地處黃河與汾河交匯處,由于地勢較高而水源奇缺,有“干萬泉”之稱。近年來,萬榮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農村飲水安全列入每年的全縣重點工程,不斷強化飲水安全,提升供水保障。2016年以來,萬榮縣共建成農村飲水工程116處,其中萬人工程9處,受益274個行政村、386個自然村。截至2018年底,萬榮縣農村供水覆蓋率100%,自來水入戶率95%以上,其中貧困戶自來水入戶率98%以上。
一、堅持高位推動,凝聚攻堅合力。萬榮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由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抓,高位推動。提出“統一工程設計、統一整合資金、統一招標施工、統一督導檢查、統一管理制度”和“保障項目進度、保障工程質量、保障群眾受益”的“五統一、三保障”目標要求。水利、發改、財政、農委等職能部門和鄉村干部齊抓共管、協同作戰、各負其責。水利部門主抓或協調推動資金籌措、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水源保護、水質監測、優惠政策落實和宣傳發動等各個方面,精準精細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
二、堅持精準施策,確保全面覆蓋。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對照標準逐村逐戶開展飲水安全狀況摸底調查。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針對水質問題,對規模化供水工程,采取新打深井、更換水源的方式解決;對單村供水工程,通過規模化供水工程管網延伸的方式解決。針對方便程度及供水保證率問題,通過實施鞏固提升工程的方式解決。2018年,萬榮縣共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05處,總投資3690余萬元,提升了15.5萬人的供水保障水平,其中解決了3713名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三、堅持質量第一,建設放心工程。萬榮縣堅持把質量放在工程建設的首位,構建起三重質量“防火墻”。第一重由監理方總監、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員對關鍵部位全程監督;第二重由村民代表全程參與各個施工環節的全方位監督;第三重由縣水利局成立技術巡查組,對工程質量進行“再監理、再監督”。新建工程嚴格按照水利部2019年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村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建設,已建工程逐步對標達標,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同時,萬榮縣科學確定各項目村完工時間表,每周通報進度,每月集中點評,進行末位分析,讓進度落后、質量有瑕疵的項目村“紅臉出汗”,知恥后勇,迎頭趕上。
四、堅持建管并舉,發揮長期效益。農村飲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萬榮縣采取“四定一促”的辦法,水費收繳率達90%以上,水質全面達標。一是定職責。2017年成立了農村供水管理站,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提取利潤10%作為維修養護經費,2017年至2019年8月累計提取維修養護經費77.4萬元;組建了專業化的管理和檢修隊伍,落實村級管水員274人,形成了全縣農村飲水工程管護體系。二是定產權。實行“供水站管護人員+村級水管員+農戶”的管理模式,探索實行產權三級管理維護機制。各級財政投資的主體工程及主干管網產權歸屬國家所有,由供水站管理維護,財政和集體共同投資的村級管網及供水設施設備歸屬集體所有,由村級管水員負責維護,入戶管網歸屬農戶所有,由農戶自行管理維護。三是定標準。萬榮縣出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全面規范供水工程建設、運行及管理;出臺《工程維修養護制度》,建立維修養護基金專戶,實行專項申請、專項審批、專項使用;出臺《水費征收制度》,合理確定水價,嚴格執行按表計量收費;出臺《財務管理制度》,實行收支兩條線,水費納入專戶管理;出臺《水質檢驗檢測制度》,依托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按月檢測39項指標。四是定補貼。針對貧困山區水源缺、揚程高、成本大、吃水難的狀況,實行水價補助、政府兜底,對水價超過3元/噸的地區進行補助。將水價超出3元/噸的部分的用水量在當月水費中直接核減返還給供水單位。五是促連通。通過水源地改造、管網延伸擴大供水范圍等措施,實現互聯互通,互調豐枯余缺,保障24小時供水。
通過多年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管理實踐,萬榮縣農村群眾用水更加方便快捷,供水成本普遍降低,實現了工程建管、水質監測和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貧困戶生活質量、脫貧意愿和精神面貌明顯提升。農村居民對工程供水質量和服務水平普遍表示滿意。

龍陡集中供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