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水通了!再也不用到水站挑水吃了。”12月24日下午,看著自來水從水龍頭里嘩嘩地流出,伏龍坪街道后街社區中街片區居民、今年78歲的白生元老人興奮地說道。這得益于第二批主題教育中,城關區委區政府聽民聲破難題的舉措——由區住建局負責建設自來水管網,即伏龍坪片區居民飲水管道工程的建設。該工程總投資約500萬元,涉及居民468戶約1400人。經過70多天攻堅克難,于12月24日完成全部建設內容,且具備條件的部分住戶已通水,其余住戶待入戶管二次保溫、水表安裝后即可喝上自來水,徹底告別挑水吃的日子。
明年繼續推進片區飲水工程
“目前在468戶1400人中,大部分居民已實現通水。其余住戶待入戶管二次保溫、水表安裝后即可喝上自來水。”據監理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飲水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邊建設邊通水方式,只要具備條件就可開閥飲用。
“通上自來水就是方便,吃喝洗刷用水全解決。感謝政府解決了我們的大麻煩,終于再不用去水站挑水吃了啦。”白生元老人邊開水龍頭邊說。據悉,伏龍坪片區居民飲水管道工程的建成通水,徹底解決中街片區468戶居民挑水吃的日子。按照城關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要求,明年繼續推進伏龍坪片區群眾飲水工程,伏龍坪街道和相關村社繼續進行入戶走訪和摸底調查,逐步為其他未納入此次自來水管安裝的居民繼續安裝,保證整個伏龍坪片區居民群眾家家戶戶都用上自來水。
鋪設飲水管道解決吃水難
“今年7月區委包街領導在調研時,對解決居民吃水難問題做了安排,街道社區通過走訪和入戶等方式,對未安裝自來水管居民進行登記。”據伏龍坪街道辦主任郭文韻介紹,特別是在第二批主題教育中,區委區政府通過專題會研究、解決伏龍坪片區群眾吃水難問題,并將此確定為限期落實民生項目,由區住建局負責飲水管道的鋪設。經住建局和區市政工程管理所、設計施工單位等多次實地勘察、研究討論后制定管道鋪設方案。因受濕陷性黃土地質條件和六七十年前土坯構造房屋的限制,最終決定在中街片區且居民集中區域采用主管道埋置地下,居民入戶分管道采用保溫材質管道進行搭支架中空架管的方式施工。10月16日,城關區市政工程管理所組織施工、監理單位進場啟動管道鋪設工程。
攻堅兩月余完成全部工程
“在管道鋪設中,遇到不少難題,如濕陷性黃土地質、數十年前的土坯房、作業工作面窄小等,大多地方都不具備施工條件,增加了施工難度和工程造價。”伏龍坪片區居民飲水管道工程負責人、甘肅偉興生態建設集團公司郎雙名說,該工程鋪設主管道710米,支架管道700多個2826米,平時一根水管子可多家使用,而該工程每家都要一根管子。特別是入戶管道架設中,遇到的難題最多也最大。為了按期完成這個工程,首次采用了架空上水管,并對架空管做二次保溫,僅此一項增加保溫頭2500余個。同時在土坯房墻體上打孔,稍不留神會造成墻面坍塌,加之氣候寒冷、作業面非常小,最窄處不到一米,極大延緩工程進度。即使如此,施工單位不斷克服困難,在70多天內完成全部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