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了解到,臺州水務于12月17日-12月20日開始招股,公司擬發行5000萬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行價4.21-5.01港元,每手1000股,預期12月31日上市。導讀
在大部分國有水務企業希望接通資本市場,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之際,臺州水務已經率先邁出了這一步。日前,7月3日遞表的臺州水務(01542)經過大半年的等待,終于闖關成功,有望踩著2019年的尾巴成為港股主板上市中的一員。
來源:港股挖掘機、智通財經網
1
大自然的“搬運工”
臺州水務是一家來自浙江省臺州市的供水服務提供商,前身是臺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主要供應原水(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地下水、山泉水、水庫水等自然界中的天然水源,未經過任何人工的凈化處理)及市政供水。借用“農夫山泉”的廣告語簡單來說,臺州水務也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招股書顯示,以供水能力計算,2018年,公司在原水供應上在浙江和臺州市分別排名第五和第一。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由2016的4.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逐年遞增至2018年約5.0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9%。由收入的增速方面來看,臺州水務近三年來的增長較為穩定。

純利方面,由2016年度的8246.1萬元迅猛增長至2017年時接近1.8億元,2018年度為1.1億元。毛利率方面,2016-2018年以及2019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為33.9%、40.0%、39.1%及40.2%。針對2017年毛利率的驟升,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原水及市政供水的銷量增加;及固定成本在2017年減少,帶動水的單位成本減少。臺州水務目前擁有及運營臺州市供水系統(一期)及臺州市供水系統(二期),兩個供水系統供應原水及市政供水至臺州南區。臺州市供水系統(一期)按設計原水供應能力每天28萬噸供應原水,及臺州市供水系統(二期)按設計原水供應能力每天49萬噸及設計市政供水能力每天36.6萬噸供應原水及市政供水。

公司業務結構比較簡單,幾乎全部收入來自供水業務,僅有不到2%的收入來源于安裝服務業務。供水業務細分來看,原水通過供水系統(一期)及供水系統(二期)供應給本地市政供水服務供應商,該部分收入占總收入兩成左右。而市政供水則主要通過臺州市供水系統(二期)供應,其中大部分市政供水是售予其他本地市政供水服務供應商,這也是臺州水務的重要收入來源,占歷年總收入比例均超過60%。除此之外,公司還直接銷售自來水予終端用戶,包括商業用戶、政府部門、工業用戶及居民家庭。

近期,公司已開始建設臺州市供水系統(三期)及臺州市供水系統(四期)。臺州市供水系統(三期)及臺州市供水系統(四期)均被認定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這兩項工程的投資成本巨大,分別約為29.95億元及13.65億元,預計分別于2022年2月和2022年4月竣工。也由此,2019上半年,公司預期就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及使用權資產支付3.69億元的資本開支,主要與上述在建項目有關。另外,今次臺州水務IPO的所得款項凈額1.95億元(以發行價中位數計算),90.0%用于為臺州市供水系統(三期)提供資金;10.0%用于公司的營運資金及日常企業用途。
2
區域龍頭效應明顯
鑒于臺州水務所在的特殊性,其股東團也是非常豪華。臺州水務的第一大股東即臺州市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持股28.83%,第二股東則為黃巖財政局,持股17.79%,另外還包括椒江財政局、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浙商資產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與上海長三角水環境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訂立基石投資協議,基石投資者認購以總金額5275萬元所能購買數目的發售股份。通常來說,水務行業是資本高度密集的行業,自來水管網等固定資產生命周期很長,給水處理設施的使用年限至少為25年,輸配水管線管網的年限一般都是50年甚至更長,進行重復建設顯然不符合經濟效率原則,一般只有一家企業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行壟斷性經營。同時,由于水務行業準入須滿足相應資質,后期運營模式、收費標準及環保標準等方面均須接受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和監督,保持較高的區域專營性,臺州水務便是憑此在臺州市立足。不過另一方面來看,臺州水務的收入全部源自于臺州市內,其主要客戶主要為當地市政供水服務供應商。2016-2018年間及2019上半年,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其持續經營業務總收入的88.8%、89.5%、90.0%及89.6%。而根據上市規則,在前五大主要客戶當中,溫嶺供水、玉環自來水、浙江黃巖自來水及臺州路橋自來水為公司的關聯人士。

3
供水是一門好生意嗎?
目前,我國水務行業尚處于向市場化過渡階段,水價采用由政府主導下的聽證會制度,企業對水價沒有定價權,供水企業普遍采用“低水價+虧損+財政補貼”的模式,因此臺州水務同樣也無對于水價的定價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企業在供水業務利潤率上的空間。水價的變動可能會根據法規條例及政府政策的變動而不時調整,而臺州水務的業績容易受到由政府厘定的原水采購費及水資源費以及售價的任何變動所影響。由于水價短期內的波動不大,因此企業的獲利只能夠從向下游的銷售上下功夫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臺州的市政供水使用率由2014年的80.2%增加至2018年的83.5%。未來,臺州市政供水的使用率預期于2023年達到87.2%,市政供水的使用率穩步提升。

而從行業上來看,近年來水價的逐步上調還是在一定程度提升了企業盈利水平,但考慮到水務定價涉及民生及社會穩定等因素,我國水價依然保持在較低水平,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的同時,供水的公益屬性也造成了企業盈利空間存在一定天花板。不過,從行業經驗來說,公司仍然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來提升己身的運營效率,例如降低供水過程中的漏損率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城市供水管網在建設與升級改造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城鄉一體化建設需要統籌區域供水,推進空間資源整合和區域基礎設施的集約利用等。綜合來看,臺州水務具備地方水務國企的優劣勢。優勢在于,公司在屬地通常持有大量運營性資產,經營性現金流穩健且經營優勢顯著等,但同時也存在成長性稍顯不足,現階段在建工程資本開支較高,無定價權受水價波動影響等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