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李妍
新增農村通自來水人口120萬,是今年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完成的12件重點民生實事任務之一。
今年6月,省扶貧辦、省水利廳排查摸底發(fā)現,全省存在飲水安全問題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計4600戶15926人,必須在今年之內解決安全飲水問題。
完成上述兩項任務,是我省今年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硬指標”。記者日前從省水利廳獲悉,截至11月20日,全省今年新增農村通自來水人口121.41萬人,重點民生實事任務完成率101.18%;排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769戶16389人(含動態(tài)新增169戶463人)飲水安全問題已全部解決。
積極籌措建設資金
自2016年以來,我省一直將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作為水利工作重中之重。全省建立了政府主導、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農村供水工作機制。
今年4月22日,省水利廳印發(fā)實施意見,將今年新增農村通自來水人口120萬的任務指標分解落實到14個市州85個縣市區(qū),明確了各市州和有關項目縣市區(qū)政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責任人和水利(水務)部門主要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
通過積極爭取,湖南獲得中央財政6.28億元獎補建設資金。今年6月21日,省水利廳聯合省發(fā)改委下發(fā)通知,將中央資金分解下達至各市州及有關項目縣市區(qū)。8月14日,省財政廳又下發(fā)通知,落實省級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資金5億元。
在中央和省級投資的基礎上,相關各縣市區(qū)積極籌措資金,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消滅農村飲水安全“盲區(qū)”。
新化是人口大縣,全縣有134.05萬農村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近18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缺口很大。為此,新化縣將涉農資金統(tǒng)籌整合,自2016年至2019年,共計整合資金1.25億元投入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上。2017年,新化縣委、縣政府向國開行借款4.6億元,用于全縣204個貧困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中心水廠的改造。截至目前,該縣農村全部實現飲水安全。
“十三五”期間,武岡市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暨鞏固提升工程規(guī)劃總投入約10.6億元,其中,爭取專項投資和政府整合涉農資金投入2.6億元,采取PPP模式投融資近8億元。在PPP模式的加速推動下,武岡市全面實現了“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區(qū)域供水規(guī)模化、工程建管專業(yè)化”的規(guī)劃目標。
想方設法尋找水源
往年一遇旱,永順縣靈溪鎮(zhèn)吉峰村就要依賴政府部門送水喝。今年秋冬連續(xù)干旱兩三個月,記者兩次到村里采訪,村民一直沒有“喊渴”。
吉峰村是典型的巖溶地貌,加之地處山腰,缺水是常態(tài)。村民告訴記者,以前家家戶戶修小水窖、建積雨池,靠過濾的雨水作為生活用水,對自來水充滿渴盼。
為了解決378戶1400多名村民的飲水問題,永順縣水利局組織打井隊進村,從板栗寨到劉家組,從馬上坡到三好橋,從下寨到中寨,一連打了6口井,都沒有打出水來。縣水利局請來省地勘局405隊的工程隊,經過反復論證和勘測,重新選擇一個打水點,當鉆頭打到615米的地下深處時,清泉終于冒了出來。大家奔走相告,村民陳大志、劉時海專門點燃存放已久的鞭炮表示慶祝。
尋找可靠的水源,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關鍵一步。我省相關各縣市區(qū)想方設法,用多種形式解決飲水來源。對水源水量充足、水質優(yōu)良,尚有富余供水能力的骨干供水工程,實行管網延伸,解決周邊農村的飲水問題;在干旱缺水、人口居住集中的區(qū)域,新建“千噸萬人”工程;改擴建規(guī)模以上供水工程,擴大供水范圍;局部受條件限制無法建設集中供水工程的地區(qū),采取接山泉水、打井等方法解決水源問題。
目前,全省已有津市、武岡等多個縣市區(qū)實現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
保障工程良性運行
建好農村飲水工程之后,管好用好工程,保障良性運行,才能徹底實現飲水安全。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省水利廳在總結多年試點的基礎上,指導各地完善相關制度,充分發(fā)揮政府引導作用,聯合專業(yè)管理機構、受益主體,合力補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營短板。
推進專業(yè)化管理。采用引進專業(yè)水務公司、重組或擴展城鄉(xiāng)供水公司等方式,以縣為單位確定專業(yè)化公司,由專業(yè)公司負責規(guī)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設、營運及水質化驗等。寧遠縣成立縣農村供水總公司,主要負責全縣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維修養(yǎng)護、水費收繳、水質檢測、水源保護等,反響良好。
完善水價形成機制。我省全面落實農村自來水工程用地、用電稅收優(yōu)惠等政策,按照“補償成本、公平負擔”的原則,規(guī)范水價制定和水費收繳,根據《湖南省農村集中供水價格管理辦法》要求,逐步推行“基本水價+計量水價”的兩部制水價,保障工程正常運行經費。嘉禾縣由縣財政對縣自來水公司按10元每戶的標準進行管護經費補貼,城鄉(xiāng)水價統(tǒng)一為1.87元每噸,農村五保戶、低保戶每月3噸以內用水還能得到減免優(yōu)惠,實現了城鄉(xiāng)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
邵陽縣采用“水費收入提一點、縣級財政補一點”等辦法,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基金。鄉(xiāng)鎮(zhèn)用水戶協會按照水費的5%至10%提取統(tǒng)籌金,用于跨鄉(xiāng)和單鄉(xiāng)跨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維修和養(yǎng)護;縣財政每年對規(guī)模水廠按受益人口10元每人的標準進行補貼,鄉(xiāng)鎮(zhèn)財政每年對轄區(qū)內的集中供水工程視情況予以支持。目前,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良好。
■采訪手記
鞭炮聲里聽民意
劉勇
永順縣靈溪鎮(zhèn)吉峰村為慶祝通自來水的鞭炮聲,是黨心民意同頻共振的真實寫照。
我省許多農村地區(qū),特別是貧困村,受制于自然地理條件差、經濟發(fā)展水平低等原因,可以說歷朝歷代都是“靠天喝水”、靠桶挑水、靠窖儲水。
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我省把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作為水利工作重中之重,高位推動,連年奮戰(zhàn),使絕大多數農村用上了自來水。許多古稀老人在擰開水龍頭的那一刻,激動不已,他們對黨和政府為他們真正解難題辦實事,心中充滿感激。
飲水安全有保障,是農民幸福生活之必需。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這還只是起點。我們要在保障農民“有水喝”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供水水質和供水保證率,不斷優(yōu)化維持工程良性運行的方案,確保幸福之水源源不斷、越來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