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要義所在。今年以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略,聚焦廣大群眾呼聲最強烈、關注度最高、需求最迫切的民生領域,著力辦好“十大民生實事”,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從今天起,本報推出“2019年十大民生實事回眸”專欄,一起來看看這張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
報告原文
推進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建設,新增10.8萬農村人口飲用水達標提標任務,農村供水保證率達90%以上。
【小場景】
16日上午,看著桶里清澈的自來水,花街鎮八字墻村村民鐘阿婆高興地說:“這下喝水真的沒問題了。“
原來,八字墻村自來水管網建成年代已久,管網老化,水質渾濁,村民要求改造的呼聲越來越高。今年8月,在有關部門支持下,該村啟動了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
八字墻村黨支部書記陳壽文說,改造工程投入120萬多萬元資金,經過4個多月努力,于日前全部完工,自來水水質明顯提高,水壓不足現象也得到緩解。下一步,村里將對水源凈化器進行改造,屆時水質將進一步得到優化。

改造工程現場
【進展】
今年以來,我市對農村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出臺了《永康市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實施方案》《關于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體制的意見》《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補助方案》等系列農村飲用水惠民政策,圍繞實現城鄉同質飲水的目標,大力實施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加強水資源保護、建設規模水廠、加快規模水廠擴網、提升改造單聯村供水設施、改造漏損率較大的供水管網、推動落實單聯村工程用水計量收費制度、推進市級統管制度落實、標準化管理創建、全過程監測水質等“十大行動”,扎實推進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作。
為了提升水質達標率,我市還通過內部挖潛,實施水庫聯網工程,逐步實現聯網水庫水源互為備用的目標,不斷提高規模水廠供水保證率;為有效解決單聯村供水水源問題,我市還著力做好“開源、整合、節流”六字文章,為農村居民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
17日,從市水務局傳來好消息,備受關注的源口水廠將于下周完工。源口水廠預計日供水量500噸至1000噸,第一期供應給16個村,之后供水范圍將擴至更多的村。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到本月中下旬,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預計將惠及11萬農村人口。
【聲音】
市人大代表朱文哲(龍山鎮橋下東村黨支部書記):農村飲用水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是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的重要內容,廣大市民對此都予以大力支持。像橋下水廠擴建工程,雖然本村受益不多,但涉及村土地征用等問題,村民沒有一句抱怨,確保了工程零障礙施工。
市政協委員付美貞(偉豐肉食品公司總經理):目前農村“喝好水”攻堅戰已打響,這是惠及廣大農村人口的好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地方從山塘水庫私自引流的現象,水質難以得到保障。希望相關部門多給予宣傳引導,讓此項工程真正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