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挽瀾鎮的窯上水廠與周圍的光伏發點設施相映成景。
存水難!蓄水難!吃水難!
邁進新時代,飲水安全成為北盤江畔貞豐縣42萬余群眾的迫切期盼。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貞豐縣緊緊圍繞水量、水質、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四個標準,以習近平總書記“不能把飲水不安全問題帶入小康社會”的殷殷囑托為奮斗目標,細化工作措施,強化政治擔當,克服重重困難,扎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攻克飲水安全短板。
梳理現狀精準定向
貞豐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是全省66個貧困縣之一,全縣地形北高南低,海拔最高處超過1300米,最低處僅為100余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尤其東部和南部由于地形落差過大,基本沒有穩定可靠的水源點。
歷年來,貞豐縣農村安全飲水主要依靠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和飲水安全工程等項目實施,根據地形地貌和水源狀況,采取集中式、分散式、水窖、自流水、山泉水等解決飲水問題。2010年以來,陸續建成縣城、者相鎮集鎮、龍場鎮集鎮、北盤江鎮集鎮、連環鄉、魯容鄉等9處集中式供水設施,供水區域大約覆蓋32萬人;在白層鎮、魯貢鎮、沙坪鎮、挽瀾鎮、連環鄉部分村組和魯容鄉沿清水江5村,實施水窖、自流水、山泉水等工程,供水區域大約覆蓋10萬人。
近年來,隨著城鎮規模的擴大、人口增長及用水量增加,早期建設的水處理設備、規模、凈水工藝只能達到基本滿足和保障需求。且東部和南部主要以小河流地表水、山泉水、水窖水及小水源點為供水水源,項目覆蓋區域用水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季節性缺水短板突出。同時,部分集鎮供水設備設施由于建設時間久,尤其隨著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驟增,供水矛盾日益突出。全縣90個村目前仍由村級自管,由于水源不穩定、村組管護人員不穩定、管理不規范、維護技術水平低等各種因素,導致工程預期效益不能完全發揮,群眾意見大,建后管護工作亟待提升。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群眾投訴反映的飲水保障問題,絕大部分是建后管護問題。”貞豐縣副縣長賀志強介紹,為按時打贏脫貧攻堅飲水不愁攻堅戰,針對面臨飲水保障的現狀和短板,貞豐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多次組織實地調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反復論證解決辦法和實施方案,決心實施好全覆蓋集中式飲水安全保障工程。
科學規劃精準施策
以穩定水源和骨干水源(水庫)為供水水源保障,以規范水廠建設為支撐,以管網延伸為依托,實施長距離管道輸水,管道入戶。貞豐縣決定從聚焦穩定水源、骨干水源入手,以規范水廠建設為支撐,以管網延伸為依托,形成全覆蓋飲水保障網絡,實現從“源頭到龍頭,龍頭到家頭”的全覆蓋供水服務體系。
同時舉全縣之力實施飲水安全保障工程,工程總概算投資5.32億元,新建7個水廠。其中,黃坪寨水廠以水車田水庫為水源,日供水規模7000立方,解決連環鄉、魯貢鎮、沙坪鎮及白層鎮部分村組共44個行政村74799人的供水保障;小屯水廠以納山崗水庫為水源,日供水規模6000立方,解決龍場鎮、小屯鄉20個行政村58585人供水保障;長田水廠以響水河取水點為水源,日供水規模5500立方,解決長田鎮、平街鄉14個行政村共計54764人的供水保障;超千水廠以超千水庫為水源,日供水規模7000立方,解決北盤江鎮12個行政村及者相鎮旗上村、平橋村、貓坡村共計53971人供水保障;者相一號、二號水廠以大山水庫和者相龍井水源點為水源,日供水規模9000立方,解決者相鎮興者社區、這艾村、新寨村等7個村及永豐街道林用村、珉谷街道頂肖村、白層鎮坡爛村共11個行政村59025人供水保障;魯容邊油水廠以清水江為水源,日供水規模4000立方,解決魯容鄉沿清水江5個行政村8711人供水保障;魯容沿北盤江水廠以北盤江為水源,日供水規模6000立方,解決魯容鄉沿北盤江5個行政村12000人供水保障;縣城二期水廠以水車田水庫為水源,日供水規模20000立方,解決珉谷鎮、白層鎮共42087人供水保障;圍寨水廠、云洞水廠以納山崗水庫為水源,日供水規模10000立方,解決永豐片區48050人供水保障;其他集賢水廠以楊家田水庫為水源、窯上水廠以冷水河為水源,解決小屯鎮、挽瀾鎮部分村組約10000人供水保障。

窯上水廠凈水處理設備正在運行。
2400公里的管網網絡穿山越嶺,通鄉達寨,進村入戶;原本分散式供水、水窖水、自流水、山泉水等不可靠的取水用水方式全部淘汰和取消,群眾擔憂的水量、水質問題得到明顯解決。貞豐縣向“在全省率先真正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目標邁開堅實步伐。
加強管理精準攻堅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根據《貴州省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攻堅戰行動方案》,省專項資金下達貞豐縣任務為解決2.929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7人,計劃投資2501.96萬元。貞豐縣緊扣脫貧攻堅“飲水不愁”標準,堅持“大水源、大管網、寬覆蓋、高保障率”技術路線圖,以“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發展方向,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
同時著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公司化管理進程,做到“產權明晰、主體明確、制度健全、微利運行、以水養水”,堅決杜絕重建輕管現象,使工程長期發揮效益。加大宣傳力度,印發貴州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宣傳手冊8萬多冊,實施“一戶一冊”宣傳,形成“人人惜水、人人節水、人人護水”的良好氛圍;積極落實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三個責任”和“三項制度”;結合已成立的貴州水投水務集團貞豐公司和貞豐縣惠民農村供水有限公司實際,采取多樣化管理,實現專業化、市場化運作;分散式供水工程由公司+村用水戶協會負責管理;落實管護經費,建立管理制度,規范工程運行管理,切實維護好、鞏固好已建工程成果,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在管好、用好中央和省、州資金的同時,貞豐縣突破財政困難瓶頸,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經費納入2019年初財政預算,落實400萬元專項資金保障工程建設任務按計劃如期完成,工程建設形象進度達到100%,全面完工通水,投入使用。
12月3日的挽瀾鎮窯上水廠,周圍的群山點染著層次豐富的初冬顏色。白色的供水管道從深山中延伸出來,跨溝過坎,直達萬千百姓家。山下,窯上村85歲的村民楊青谷吃完午飯,端著鍋碗瓢盆來到門外洗涮。水流嘩嘩,其聲如樂。楊青谷開心地告訴記者:“這水干凈,衛生,方便,吃著放心,我們高興得很。”

挽瀾鎮窯上村村民使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到今年底,我們保證讓全縣人民吃上安全、衛生、放心的水!”貞豐縣水務局局長劉光華信心滿懷地介紹,下一步,貞豐縣將持續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資源調配,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完善供水保障服務體系,多方聯動,合力管護,讓飲水不愁工作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經得起人民群眾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