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水利事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針,有關部門先后頒發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節水的政策、規劃、標準和相關的行動方案,節水管理的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全國用水總量持續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各行業節水取得一定的成效。隨后,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標志著節水工作已經上升為重要的國家級戰略。
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發展先進節水技術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在論壇上率先從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對于新時期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思考。何維指出,首先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處理好人的行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二是要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處理好水資源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三是認真貫徹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有關中國節水事業相關精神,提高節水事業的制度保障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何維表示,水資源管理和節水工作事關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重任,希望出席本次論壇各專家學者能夠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充分交流深入探討,為繼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做出大家應有的貢獻。
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鄂竟平圍繞落實節水優先方針發表了看法。鄂竟平指出,節水優先是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做出重大部署,要切實提高全社會對節水優先戰略地位的認識。通過建立節水標準定額體系、對用水產品提出水效指標及實行完備的節水評價制度,不斷加深對節水優先深刻內涵理解。通過河湖分水、明確節水標準、實施節水評價限制用水浪費、強化監管、調整水價倒逼節水、研發先進節水技術提高節水水平、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七個方面的工作保證“節水優先”貫徹實施。
鄂竟平最后強調,節水是生產力變革,也是生產關系調整。是技術推廣和應用,也是制度創新和重塑。是重要的水利工作,也是重要的社會工作,意義深遠。水利部愿意與大家一道,共同促進新時代節水工作開創新局面。
隨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春生、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甘肅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宋亮、天津市副市長李樹起、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李明傳、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院長匡尚富、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國升、大禹節水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浩宇、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中國工程院院士茆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華為公司數字政府水利系統部總裁劉東星、國際灌溉與排水委員會名譽主席、大禹節水集團首席科學家高占義先后圍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和創新維度,就中國節水七十年發展歷程、中國節水事業的發展與未來和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分別進行主題演講。
探索水資源管理新模式 積極踐行節水事業
論壇期間,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大禹節水集團結合“水網、信息網、服務網”三網融合的創新管理模式分享了自己在節水方面的實踐。大禹節水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浩宇發表了《三農三水三張網兩手發力共擔當》的主題演講,介紹了大禹研究、大禹資本、大禹設計、大禹工程、大禹智造、大禹智慧水務、大禹環保和大禹國際的八大板塊全產業鏈情況,并從一家專注于節水事業20年的企業角度,分享了政企共同推動節水灌溉發展的模式。
王浩宇表示,十八大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特別是在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方針”的指引下,中國節水行業市場主體通過實踐兩手發力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過去的20年,兩千大禹人在中國20個省,海外20個國家,2000萬畝農田實踐當中,樹立了讓農業更智慧、讓農村更美好、讓農民更幸福的企業使命。從企業使命出發選定了農業節水、農村污水、農民飲水“三農三水”作為企業核心業務領域。
在談到大禹節水元謀項目灌區“水網、信息網、服務網”三網融合技術時候,王浩宇表示,灌區就是要將水庫和農作物聯合在一起,保證要灌溉的時候隨時有水。這樣的網絡需要從水源到田間形成完整閉環網絡,在輸水過程中,做到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元謀項目的可行探索,大禹節水集團在不同區域經濟作物灌區找到了一條管理的新路子。
王浩宇還表示,大禹節水集團通過模式創新,經過時間和歷史的驗證,不斷探索出了陸良、元謀等多地的商業創新模式,開創了農田水利引入社會資本的先河,并在內蒙、甘肅、新疆等多地進行了有效的推廣復制,兩手發力已經形成新的勢頭。通過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網、信息網和服務網搭建,建立了“水網、信息網、服務網”三網融合技術和服務平臺,助力農業節水灌溉、農村污水處理、農民安全飲水發展。未來節水事業將在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引領下取得更大的成績,邁上更高的臺階。
12月8日下午,同期本次論壇還舉辦了《流域治理與農業節水》、《行業技術研發創新與應用》、《節水灌溉產業技術創新》、《行業機制、模式創新與應用》四場專題分論壇,與會領導及專家為探尋中國節水事業發展新路徑、新思路展開集中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