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消息指出,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持續加大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呈明顯改善趨勢。
生態環境部當日組織水環境達標滯后地區開展環境形勢會商。會商意見指出,2019年1至10月,全國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5.4%,同比增加2.3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3.2%,同比減少1.9個百分點。一批城市成功退出了“水環境達標滯后地區”行列,參加會商的城市數量越來越少,由今年一季度的40個和上半年的18個,減少到現在的7個。
會商意見強調,全國水生態環境雖然總體向好,但成效并不穩固,依然面臨很多困難與挑戰:部分地區水環境目標任務嚴重滯后;長江及渤海攻堅戰消“劣”任務仍需鞏固;黃河中下游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各地要切實做好劣Ⅴ類國控斷面治理工作,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扎實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堅決打好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同時,在工作過程中,要實事求是穩步推進,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行為。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針對工作滯后地區加強督導,壓實有關地方主體責任,并會同有關部門及地方科學編制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促進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