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是農業大省,農業既是用水大戶也是最大的節水挖潛目標。自2016年起我省開始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省共完成28個縣99處大中型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改革實施面積1148萬畝。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由2016年的0.5958提高到2018年的0.6067,年新增節水能力達到13億立方米。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配套機制得到了有效完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黑龍江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聯系會議制度的通知》、《黑龍江省年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計劃》、《黑龍江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績效考評辦法》、《黑龍江省農業水價形成機制》、《黑龍江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獎補辦法》等一系列意見、制度、辦法的出臺,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提供了組織和制度保障。
農業水價涉及眾多的經濟、社會和水資源因素,綜合性強,不是單一的水價改革能涵蓋的。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有關部門通過綜合運用工程配套、管理創新、價格調整、技術推廣等舉措,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農業節水,也強化供水管理,提高農業用水精細化管理水平。完成了185處大中型灌區用水價格成本測算和145處大中型灌區用水價格調整批復工作,調整后部分灌區用水價格已接近了供水成本;配套完成了99處大中型灌區計量設施建設任務。完成了49處中型灌區農業水權確權工作以及雙鴨山和寧安2個市的水權試點工作;舉辦水稻控制灌溉技術推廣培訓班697場次,培訓87588人,完成新增水稻控制灌溉推廣面積1224萬畝,推廣旱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77萬畝;推進建立健全精準補貼機制,全省11個地市34個縣落實精準補貼資金共計10942萬元,極大地調動了供水單位的管理積極性;完成了五常等4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改革工作,明晰了產權,并利用工程進行抵押貸款。同時引入社會資本開展PPP模式試點,建立了“互聯網+農業、水利”的新模式。此外,還建立了全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信息系統平臺,使灌區用水計量管理工作更趨科學。
2020年,我省還將繼續加大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力度,計劃完成1000萬畝的改革實施面積。建立3-4個水田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示范推廣縣,通過典型引路,形成可復制、易推廣的改革模式,為全面推進我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累經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