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畢節百里杜鵑管理區黃泥鄉桃園村高爐組村民丁石榮家里,擰開水龍頭,來自山間的山泉水便順著管道汩汩流出,曾經用來蓄水的水泥缸早已被遺忘在庭院的角落里,一根搭在水缸邊上的水龍頭早已銹跡斑斑。離她家500米左右的地方,便是村里修建用來過濾和儲存水的高位水池。

“你看,打開水龍頭就來水了,水多清澈,再也不用為吃水用水難的問題發愁了。”村民丁石榮滿臉笑容,一邊打開水龍頭一邊對記者說。多年來,由于海拔高低的不平衡、地質地貌變化等原因影響,常年缺水是桃源村高爐組群眾生活的常態,村民用水吃水特別困難。
去年初,百里杜鵑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桃園村新建大大小小水池13座,安裝消毒設備8套,安裝鋪設主管32.4公里,入戶管26.8公里。如今,全村405戶群眾全部吃上了安全水。
說起村里曾經吃水難的那些過往,石丁榮十分感嘆。她告訴記者,在高爐組,以前一家人要想解決吃水用水的問題,就要到離家有1.5公里的水井里去挑水吃,但是經常要排隊,有時去晚了就沒水了。或者就是吃房子上面下雨時裝的“望天水”,因為要用沙子過濾,家里經常都備有裝滿沙子的沙包。

如今,隨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高爐組吃水難的問題都不復存在了。現在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的自來水供應,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吃,這讓她放心了不少。“現在,我只要交水費就行了,非常方便,家里隨時都可以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再也不用擔心沒水用了。”石丁榮高興地說。

據了解,近年來,百里杜鵑不斷加大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投入力度,累計投入9860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44個,修建大大小小水池464座,其中高位水池162座,免費為群眾安裝水表和水龍頭各23145個,鋪設管道總長1540.9公里,全區農村飲水安全基礎更加穩固,保障供應能力不斷提升,有效解決了轄區內23145戶87604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進一步提升農村飲用水安全水平,確保農民群眾喝上安全放心水。

此外,為了做好農村“保供水”工作,百里杜鵑水利部門根據該區農村飲用水現狀和需求,通過規劃實施鄉鎮(聯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優先發展跨村、跨鎮等規模化供水,加大單村供水工程整合力度,擴大各個水廠覆蓋范圍,推進聯村并網集中供水。
同時,加強管道維護、防滲透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成立百里杜鵑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安排專人對轄區內的管道、水池等基礎設施進行管理和維護,有效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全力打造百里杜鵑農村飲用水“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