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化“一次辦成”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關于進一步做好簡化水氣暖報裝專項行動的通知》精神,對標先進城市,進一步優化濟南市供水接入營商環境。2019年濟南水務集團黨委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作,接連創新推出濟南市供水報裝“221模式”、“三個零”優惠政策、“托管式”接水服務、設立“客戶管家”服務模式等一系列舉措,為業務辦理提速,讓用戶省時省心。
業務辦理“做減法”供水報裝再提速
2019年初,濟南水務集團為進一步優化用水報裝服務,制定并下發了《優化營商環境接水報裝再提速工作方案》,新裝單表業務實施了“321”模式,將辦理環節壓減為2個:受理并確定用水方案、開栓通水,只需提交1張申請表,單表用戶接水時間由12個工作日縮短到平均3個工作日以內,最短用時2.5個工作日。按照“該減的一律減掉”原則,新建園區設計資料由12項減為2項,非園區項目由4項減為1項,市區范圍內個人用戶接水和水表遷移、改建業務不再提報設計資料,同時取消沒有法規依據、不必要的證明材料。同年10月,水務集團繼續刀刃向內,自我加壓,將接水報裝辦理環節減為業務受理、開栓通水,時限壓縮為0.5個工作日。
今年,濟南水務集團在“一窗受理”和“零跑腿”、“只跑一次”、“你不用跑我來跑”的工作上不斷進步,辦理業務時工作人員會一次性告知需提交材料,提供規范表格、填寫說明和示范文本,真正做到“人人看得懂、個個會辦事”,實現了“一窗受理”、“一表申請”、“限時辦結”、“全程監督”,大大縮短了辦事時間,用水報裝業務全部實現“一網通辦”,做到線上線下同步運行。
記者了解到,在濟南宇臻倉儲有限公司宇培濟南電商物流產業園的項目中,由于提前了解了用戶需求,提前進行了勘測,接水工作僅用半天時間就辦結了全部流程。在濟南水務集團客服中心辦理業務的劉先生表示,“現在濟南接水報裝很方便了,減少了很多環節。以前來客服大廳,需要填很多資料?,F在好了,很多手續從繁到簡,只需要進一扇門就可以解決用水問題,另外還享受了很多延伸服務,節約了很多時間。能感受到咱水務的工作人員,在讓老百姓用水更方便這件事上下足了工夫,為他們點贊。”
用戶服務“做加法”“客戶管家”跑腿上門來服務
城市供水作為窗口部門,服務千家萬戶,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折射政府和企業形象。在以往用戶的接水業務中,由于接水環節的復雜,需要用戶多次到業務辦理窗口辦理,無疑給接水用戶帶來不便。2019年,濟南水務集團變“坐商”為“行商”,把“主動服務、前置工作”的工作要求落實到行動中,創新推出“客戶管家”服務模式,每項接水業務均實行專人負責、全流程追蹤。客戶只需提出接水需求,從勘察現場到竣工通水的全部環節,均由客戶管家提供預約上門、解答咨詢、協助申請、協調督促進度等精準、貼心的“托管式”服務,讓客戶省心、省力、省錢。不僅如此,濟南水務集團在今年還針對招商引資項目推出“三個零”優惠政策,做好項目落地服務,新裝單表業務“零跑腿、零資料、零費用”,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免費進行工程設計、施工,免費提供工程材料、監理。
周振是濟南水務集團歷下區客戶管家中的一員,在濟南平安金融中心的項目中,他上門幫助企業提報申請,經過3次深入工程現場的反復查勘確定了最優的設計方案,由于前期準備充分,從申請、施工到最終的掛表驗收并開栓通水僅用了5個工作日。周振告訴記者,現在濟南水務集團正在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服務內容,很多外地來濟南投資的企業,在辦理完用水業務后,都對“濟南速度”所驚嘆,他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濟南水務人,也為此感到自豪。
“客戶管家”不僅僅服務于企業,也同樣服務于百姓。在濟南水務人看來,居民的用水問題是天大的“小事”。他們踐行著“產權有界限,服務無界限”的理念,把服務從源頭延伸到了群眾家中的水龍頭,為用戶提供表內管線檢漏、成本式維修等業務,做到了“水管家”24小時隨叫隨到。
今年6月份,濟南水務集團專門成立了客戶發展部,部長孟紅表示,濟南水務集團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持續抓緊抓好,客戶發展部將“專注于接水服務、專心干專業的事”,集中精力去了解客戶需求,從發展客戶的角度創新多種形式接水服務。今后,我們還將加強與政府部門的信息平臺對接,打通環節,實現信息共享,進一步便捷用戶,以‘省心、省力、省錢’的服務,讓更多優秀的企業在濟南扎根、發展,實現政府、企業、客戶三方共贏。”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濟南水務集團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一次辦好”的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和客戶思維,供水服務永沒有“休止符”。
展望未來美好藍圖,濟南水務集團將繼續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不斷自我革命、提高標準、積極創新、主動作為,精耕民生項目,夯實服務基礎,深挖服務潛力,創新服務舉措,延伸服務半徑,提升服務效能,不斷滿足市民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為我市“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