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上海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已達180萬畝 羅水元 攝(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既滿足農田灌溉用水需求,又有效節水,并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同時,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管護。這樣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正在上海全面推進。記者今天上午在全市首批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松江區采訪得知,上海已基本形成了“以電折水”為主的水量計量方式,截止2019年10月底,全市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面積已達180萬畝。
根據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等部委要求,上海要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并形成示范和引領效應。自今年開始,上海就全面推進“按電計量、以電折水”為主要方式的農業用水計量方式。該方式以單獨電表計量水泵用水量,通過“以電折水”系數轉換為水量。

圖說:農業用水監測終端
作為全市首批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地區,松江區將定額內的水費,按照全成本水價(含田間水利設施的維修養護費用、放水人員費用以及灌溉電費)減去市區兩級補貼向村委和用水戶收取,只要超過定額,就“一票否決”,全面取消市區兩級補貼;超定額用水20%內的,由村委和用水戶自行支付;超定額用水20%-50%,超出部分水費按照水價的1.2倍收取;超定額用水50%以上,超出部分水費按照水價的1.5倍收取,“這樣就可以激勵農民把設施管得干凈一點,把水用得節約一點。”松江區水務管理所副所長劉驊說。
而松江區葉榭鎮,除結合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安裝農業用水在線監測設備外,還對所有灌區安裝無線智能電表,全覆蓋式“云端”記錄灌區運行情況,計算農業用水量。
葉榭鎮主管農業的副鎮長陳寶初告訴記者,經改革,葉榭鎮今年的灌溉設施良好率,由2017的不足60%提升到了98%;而灌溉用水總量,2018年比2017年下降了20.8%,,2019年又比2018年下降了4.8%,相應地,也減少了“漫灌”,減少了融入化肥農藥“農田水”流入河道、污染河道的可能。
上海市水務局水利處農水科陳艷副科長介紹,實踐證明,上海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能全面推進農田灌溉設施長效管理和農業用水管理,確保農田灌溉設施高效穩定運行,既節水、節能、減排、增產,又減輕村集體和村民資金負擔,使村集體、農戶二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