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鎮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下,自2009年起,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樂平市政府開展戰略合作,在樂平市創建了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以政府為責任主體、以企業為投資主體的供水城鄉一體化模式,并在全省推廣,使農村自來水供應繼電力、電信后另一個農村居民可享受的普遍服務,成為“全省率先、全國前列”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典范,得到了水利部、省政府的高度肯定,被譽為“樂平模式”。
2013年7月18日,市政府與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覆蓋包括浮梁縣、昌江區、珠山區在內的景德鎮全境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標志著獲得成功的“樂平模式”向著“景德鎮模式”轉型升級,城鄉飲水安全惠及面更廣、受益人口更多、社會效益更大。
理念一新天地寬
在景德鎮市實施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自來水工程總體模式是“全面規劃、統籌布點、重點推進、逐步實施”,具體辦法是“一延二改三建”,即:以城市供水體系為主體,通過城區管網延伸、鄉鎮水廠改造擴容、新建若干水廠形成全市城鄉供水網絡體系。在具體實施中采取“政企合作、資金共籌、企業運營、政府監管”的運作模式,讓廣大農村人口特別是貧困群眾在供水方面享受“同質、同價、同網、同服務”的“四同”待遇,逐步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通過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城市和農村人口的的供水實現了“一統籌、五統一”,即統籌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水價、統一水質、統一標準、統一服務,城鄉居民飲水不僅做到了“面的覆蓋”,而且實現了“質的提升”。規劃中的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全部建成后將覆蓋贛東北地區192萬城鄉居民,2009年底開始實施,主體工程為建設22個水廠(其中景德鎮市本級3個水廠,樂平市11個水廠,浮梁縣8個水廠)及相應的輸配水管網設施,總投資約16億元。截至目前,城鄉供水一體化覆蓋人口已達169.6萬人,總用戶47萬戶,覆蓋率為88.3%。
經驗推廣是關鍵
景德鎮市下轄的浮梁縣、昌江區一些偏遠地區、山區如何借鑒推廣樂平的經驗,真正實現全境城鄉供水一體化是能否成功打造“景德鎮模式”的關鍵。景德鎮市各級水利部門根據各地不同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方式“一處一策、因地施策”逐一妥善解決。對靠近城市、縣城周邊地區的農村飲水不安全戶,采取連接城市和縣城的供水網絡,實行城鄉供水同質、同價、同網、同服務,實現城市反哺農村,工業、服務業用水反哺農村居民用水;對部分地勢較高的區域和飲水不安全戶數相對集中的片區,而自來水廠又無法覆蓋的地方,根據當地水質和水量情況,采取建設集中供水工程為主的措施;在地勢較高的區域和人數又較少的山區,在當地水質和水量檢測達標的前提下,建設打水井工程解決不安全飲水問題,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水質達標、水量滿足日常要求。
貧困群眾為重點
“十三五”期間,景德鎮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規劃總投資1.85億元,新建供水工程12處,水廠管網延伸工程18處,新建管網長度687.07公里,改造配套供水工程416處,水質凈化設施改造工程134處,受益人口達73.17萬人,其中重點解決2.64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景德鎮市水利局將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有機地融入到城鄉供水一體化中實施,加快了一體化建設步伐。2017年,該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資7328.81萬元,解決樂平市塔前、雙田、樂港等3個鎮9個貧困村1093戶貧困戶4372名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2018年,該市再投入4063萬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22個,解決18個鄉鎮303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受益人口達9.59萬人。2019年,全市計劃投入7130萬元,解決3348位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受益人口達11.09萬人。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投資3380萬元,開工建設飲水安全工程19處,完工9處,供水受益人口2.65萬人,其中130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待項目全部完成后,將解決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提前實現“十三五”全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目標任務,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水質達標率、供水保證率均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