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中旬以來,重慶市大部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局部地區嚴重缺水。截止9月1日18時,全市17個區縣51.09萬人受災,其中,渝東北地區成為受災最嚴重區域。重慶市減災委、重慶市應急局于8月25日啟動了市級Ⅳ級救災應急響應;重慶市防指已于8月30日18時啟動了抗旱Ⅳ級應急響應。
云陽作為受災相對嚴重的區縣之一,目前抗旱救災工作開展的如何?
9月6日,上游新聞記者來到云陽縣實地探訪,了解當地應對工作開展情況。
全縣應急調水158萬噸
據云陽縣應急管理局介紹,自7月下旬開始,云陽縣進入晴熱少雨時段,其中7月26日至8月20日期間,全縣平均氣溫29.8℃,較常年同期偏高0.7℃,降水量29.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74%,目前已出現中度氣象干旱,部分鄉鎮已發生干旱災害。雖然于8月27日傍晚出現了雷陣雨天氣,但因雨量分布不均,降雨量小的鄉鎮旱情并未完全得到緩解。
截至9月2日,云陽縣水利工程應蓄水量13627.08萬噸,實際蓄水量6203.61萬噸,實際蓄水占應蓄水量比例為45.52% 。截止9月2日10時,云陽縣有16個鄉鎮共12.27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3.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147.73公頃。
災情發生后,為緩解供水緊張的情況,當地采取尋找新的水源、應急抽水、定時供水等多種應急保障措施全力保供。截止9月2日,當地已累計應急抽水調水約158萬噸,投入抽水調水設備520臺套,投入抗旱救援隊伍26支,出動應急抗旱調度車輛560臺次,投入應急抗旱人員8000余人次,投入資金350萬元用于應急水源工程建設。目前,災區人民飲水已有保障。
盤龍街道:上周分段供水 目前恢復正常

9月6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來到云陽縣盤龍街道。街邊的一些墻面上,關于盤石集鎮錯時分段供水的通知依舊張貼著。
“8月20日,缺水的情況就有些嚴重了。”盤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蔡光明介紹,因為8月份長時間的降雨不足,給集鎮盤石龍泉自來水廠供水的搭橋溝水庫出現水源枯竭,水廠只能依靠兩條泵站管道,從長江抽水供給。
蔡光明介紹,抽水點位于云陽長江大橋下方不遠處,在以前降雨正常的時段,靠著泵站抽水和水庫供水,水廠位于山上和山下的兩個蓄水池都可以保證蓄滿狀態。但是今年夏季因為干旱的緣故,山上的蓄水池難以蓄滿,導致了住在地勢較高區域的居民家中停水。

為了緩解用水緊張,盤龍街道與水廠做出了分段供水的決定,社區干部也通過微信、QQ群,將這一信息告知居民,以便根據時段用水。
“目前供水恢復正常。”蔡光明說,未來,計劃通過收購水廠的方式,對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滿足居民用水需求,提升應對旱情能力。
鳳鳴鎮:前期準備充分 兩萬畝水稻“有水喝”
記者又來到距離縣城12公里的鳳鳴鎮。眼下正值水稻豐收的時節,鳳鳴鎮種植的兩萬余畝水稻,順利挺過8月中下旬的嚴重干旱時刻。
鳳鳴鎮人大主席譚揚斌告訴記者,今年的旱情雖然較往年嚴重,但此次全鎮受災影響不大。全鎮有2853口山坪塘,規模超五萬立方米的有9口。
“此外,全鎮有小二型水庫11座,小一型水庫4座,集中供水工程14座。”譚揚斌說,如今15座水庫都有專人進行管理,下雨時會引水入庫,干旱時會按需放水,避免了水資源浪費。“以前缺水的時候還需要從外地運水來,但今年并不需要。”
據了解,鳳鳴鎮各集鎮居民的生活用水也未受到旱情影響。
養鹿鎮:度過最難時刻 幾場降雨促旱情緩解
此次旱情,云陽縣養鹿鎮受災嚴重。據養鹿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從8月1日至8月26日,養鹿鎮日均氣溫40℃左右,最高氣溫達43.3℃,一度出現中山、新禾、同發等村270多戶1000余人畜用水無保障的情況。

△通訊員 譚揚揚 攝
此外,鎮上種植的晚熟柑橘也不同程度受災,其中重度干旱323公頃,干枯面積65公頃。
面對旱情,養鹿鎮首先采取筑堤蓄水、限時供水、節約用水等方式,解決全鎮人畜飲水問題。

△通訊員 譚揚揚 攝
與此同時,鎮村干部組織群眾清理溝渠堰,安裝臨時管道,充分利用小二型水庫、山坪塘等水源,將水引至山坪塘和抗旱池,采用架管設槽渡水、挖坑覆膜蓄水等方式,想方設法澆灌柑橘樹。截至8月底,財政投入抗旱經費近20萬元,調動機動提水設備48臺套,安裝抗旱管道32000余米。
8月27日夜間,養鹿鎮迎來了一場雨,而在此之后,當地氣象部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養鹿鎮又有幾次降雨到來。“雨水到來,讓8月嚴峻的旱情已經基本得到了緩解。”工作人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