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記者走進天水市張家川縣,了解當地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方面的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時,當地農村供水綜合服務著實引人注目。
農村供水綜合服務中心在保障飲水安全發揮什么作用?都有哪些部門,分別擔負著什么樣的責任?帶著這樣的疑惑,記者來到張家川縣農村供水綜合服務中心的核心部門,進行深入了解——
維修配件物資儲備中心:提高故障維修時效
農村供水收費難和管理難的根源主要是供水不穩定和不正常,破解難題的基礎是全力保障故障及時排除,排除故障的基礎是要有充足及時的維修配件。
為提高供水工程故障維修時效,張家川縣建設了兩個維修配件物資中心。

倉庫里各種管件和配件一應俱全
走進農村供水綜合服務中心的維修配件物資中心配件儲備倉庫,從源頭到龍頭的各類型號的管件和配件被分門別類儲備,共有4大類100多個品種,實行統一采購和管理,進出倉庫實行專人記賬、專人管物。

倉庫里各種管件和配件一應俱全

倉庫里各種管件和配件一應俱全
農村供水尤其是山區的供水受暴雨地質災害的影響,供水設施發生故障的頻率很高,如果沒有維修配件,要在短時間內恢復通水難以做到,會直接影響群眾的繳費積極性和滿意度,給整個運行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張家川縣充足的維修配件儲備,對于提高維修時效,提高供水保證率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倉庫里各種管件和配件一應俱全
水質檢測中心:為飲水安全保駕護
要知道水質達標不達標,檢測是關鍵。走進張家川縣農村供水綜合服務中心的水質檢測中心,無菌室、化驗室、儀器室和藥品儲藏室等一一俱全。據了解,檢測中心目前有檢測42項指標的儀器設備,有7名專業檢測人員。

檢測人員正在進行水的耗氧性檢測
目前,檢測中心開展的檢測業務主要是自檢、28項指標的檢測,除完成省級檢測平臺安排的檢測項目外,還定期對6大水廠水源水、出廠水和末梢水進行檢測。

檢測人員取水
取水、化驗、指標分析……整個檢測流程嚴格按規范操作,檢測中心的自檢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與有關部門的抽檢達標率相一致,為農村飲水安全起到了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檢測人員進行水的金屬含量檢測
綜合自動控制中心:用科技手段進行運行管理
張家川縣農村供水綜合服務中心的綜合自動控制中心,目前有兩套系統,安防監控系統和自動化控制系統。

綜合自動控制中心
安防監控系統主要對各水廠的水源地、高位蓄水池、泵房、管道的流量和壓力、凈水車間等重要供水設施進行24小時的實時監控,及時掌握供水設施的運行情況。

安防監控系統
自動化控制系統通過局部專網和互聯網相結合的通訊方式,對6大水廠清水池水位、高位水池水位、主管道的壓力、流量和水泵電流、電壓等參數進行采集和集中管理,同時控制電動閥的開關、水泵的啟停,達到遠程調度控制的目的。

自動化控制系統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立自動控制中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好處和作用:
節約了人力資源,降低了運行成本。尤其遠離村莊的高位蓄水池、監測井等供水設施,通過實時監控,動態掌握工程運行狀態,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最大限度降低故障損失,通過水廠與中心自動控制系統的雙保險控制,主干管道發生故障,可以在第一時間遠程操作關閉電磁閥門,有效控制供水突發事件,提高工程運行安全保障。
加大運行管理科技含量,提高運行管理水平,使傳統的單純以人管理逐步向人與先進的科技手段結合管理轉變,實現管理效率的最大化,這是農村安全飲水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