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避、不畏難,敢于“啃硬骨頭”。武漢正迎難而上,一步一步推進居民住宅二次用水設施改造,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截至目前,在市政府統一部署下,各區政府、市直各部門以及兩家供水企業認真履責,積極推動,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進度要求。具體為:共完成設計402處、立項審查393處、開工351處、工程(外部)完工62處、新系統通水26處。
破題“城市病”
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亟待推進
城市供水是百姓最基本的生活要素之一。其中,作為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典型的“城市病”,二次供水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在武漢中心城區,包括居民小區、獨棟在內的供水單元共有5900余個。普查發現,其中1160處存在設施老化、水壓不足、地下管道漏水等突出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高層居民用水難、用好水更難。
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民主,將“大力實施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根據《武漢市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施方案》,自2019年起,武漢市將用3年時間完成全市中心城區1160處居民住宅存在二次供水突出問題的二次供水設施整體改造工作,破題“城市病”,緩解困擾部分市民的設施老化、水壓不足、地下管道漏水等供水難題。
具體推進時間表為:今年完成300處改造任務,2020年完成500處改造任務,2021年全面完成。其間,同步開展存在供水安全隱患的樓頂水箱更換工作。
不留死角
改造全過程制度化、標準化
都是二次供水改造,但每個小區的改造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改造的是“一戶一表”,背后牽連的卻是一個小區或數家居戶,相關的設計、協調工作,難以計數。
為了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我市先后組織制訂并印發了《武漢市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標準》(試行)《武漢市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指南》《武漢市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驗收及移交管理辦法》《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目標考評計分辦法》,將改造標準、安全生產、文明施工、驗收移交、目標考評等制度化、標準化。
不僅要確保工程改造質量,還要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為此,工作專班建立了雙休日例會和全市月度推進例會制度,研究、部署、協調、督辦相關工作,開展現場協調督辦,通過約談責任人等方式推進難點工作。
提前行動
開展2020年待改造供水單元勘查工作
二次供水設施改造,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達成年度目標,武漢市還將持續發力。按照目標,全市年內將完成300處供水單元的改造任務。
8月底,樓頂水箱更換工作啟動。根據前期各區已上報2019年度樓頂水箱更換的項目清單,我市已完成項目清單核實,目前正在開展方案設計,預計9月10日前可完成統一立項,供水企業統一組織施工,確保年底前完成。
這一過程中,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各區完成情況進行排名通報,為市考評辦年度考核提供依據。
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三年計劃,任重道遠。市水務局供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工作目標是500處。為確保明年目標完成,擬安排10月底之前,由各區會同供水企業,完成2020年待改造供水單元現場勘查工作,年底前擬完成300處初步設計及立項審批,為2020年改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